“那么钱厂长,成本呢?一支要多少钱?”

    “成本啊......”

    听到成本二字。

    钱广林原本笑吟吟的表情顿时沉重了不少。

    只见他沉默片刻,缓缓道:

    “徐博士,我们的产品涉及到了很多特殊反应,其中有些还需要用到分子探针确定靶点。”

    “因此在成本方面,咱们的价格要比寻常胶剂...或者说同类的吡虫啉产品高上许多。”

    “根据我们的仔细核算,不包括预置的设备成本和未来的运输成本在内——也就是单在生产环节中,一支8克吡虫啉的成本就要接近七块钱。”

    “如果算上运输成本和排污、电力之类的支出,单支成本大概会达到7.8这個数字。”

    “当然了, 这里指的是华夏币。”

    “7.8么......”

    听到钱广林报出的这个数字。

    徐云的面色亦是凝重了不少,眉头微微拧了起来。

    虽然他才刚从羊城回到庐州,还没仔细看过试生产的报告,在一些细节方面暂时不太清楚。

    不过钱广林既然敢在田良伟和郑祖的面前说出具体数字,想必成本是没太大问题的。

    八克成品。

    成本7.8华夏币。

    这个数字要比当初他和裘生初算的量产成本还要高不少——当时他们模拟计算出的数字是综合成本6.3左右。

    不过这也正常。

    毕竟在工业量产环节是要考虑成品率的,这是一个大致的区间,很难在计算上完全精确。

    在模拟计算中成品率可能是是9.8%也可能是10.1%,但这体现在生产过程中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成本了。

    总而言之。

    在化工杀虫制剂里。

    7.8/8克的综合成本可以算最头部的一档了,甚至可能没有并列的之一。

    因为化工制剂和其他一些诸如食品之类的东西不一样,它的成本很大部分在于研发端。

    也就是俗称的科研成本。

    想要确定一种制剂的最有效-->>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