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两类镜片都已制作完毕了,就在这几个盒子里头。

    左侧盒子中的镜片倍数最低,中间其次,右侧的则倍数较高。”

    徐云朝他道了声谢,没急着去验收,而是先从随身的袖带里取出了一副由羊肠制成的手套。

    羊肠这玩意儿,在古代其实不算在美食的“羊杂”里的,而是另有所需:

    它经常被用作小雨伞,甚至唐朝开始还有官方的店铺售卖羊肠套。

    因此在橡胶工业趋近于无的古代,它其实是个非常优良的手套材料。

    只要通过之前制备的高浓度酒精浸泡去味,基本上和后世的橡胶手套没太大区别, 至少做些基础实验那是绰绰有余的。

    戴上手套后。

    徐云按动开关, 打开了三个盒子。

    只见此时每个盒子的中心, 赫然都摆放着一枚灵巧的小透镜。

    按照齐格飞先前所说。

    其中左边的是十倍目镜,中间和右边的分别是40与100倍的物镜。

    对显微镜有基础了解的朋友应该都知道。

    目镜倍数x物镜倍数,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但你别看10x100和25x40的放大倍率看起来同样是1000, 实际上,二者的成像效果却差异很大。

    因为目镜反馈的是虚像, 倍率并不需要太高,

    真正决定显微镜分辨率的镜片, 主要在于物镜。

    不过高倍率的物镜好是好,但它的使用要求也是非常麻烦的。

    比如它需要配合滴油才能使用, 也就是术语上的油镜。

    这里的油通常指的是香柏油,通过柏木提取,特殊情况下用水也能勉强应付。

    这些油不仅要滴在物镜和盖玻片之间, 还要求滴在在聚光镜和载玻片上。

    如果不滴油的话。

    呈现出的图像虽然能看, 但画质会下降的很厉害, 严重干扰观察。

    经常下小电影的同学应该比较能理解画质下降这四个字的意思。

    因此早在两天前,

    徐云便用之前蒸馏酒精的设备,配合电解池, 再次-->>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