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某一个场景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苏羽可以选择让这两种情况,同时细化推演。

直到所有推演结论,都指向一个共同结果的时候。

那么这个结果,很可能就是最终结论!

思维风暴。

正在苏羽脑袋之中袭卷。

他给这次的灭户案,预设的很多种情况。

卷宗上已经非常清楚的写明,这不会是仇杀等情况。

大概率会是临时起意。

但受制于当年的侦办条件。

并没有得到犯罪者的有用线索。

唯一有用的线索,是对方在行凶后,留下的一把镰刀。

可镰刀最终指向的是当时村里的一个养牛农户,据他所说,镰刀当时是放在牛棚里,用来给牛割草吃的。

卷宗中同样也提到了。

当晚养牛户并没有作案时间,而是在和村里几个打牌,相互之间都能提供不在场证据。

邻里也可以证实。

因为这点,警署将其排除在外了,认为是凶手拿走了镰刀作为作案工具。

而苏羽的这个场景的思维风暴,也在这里结束。

因为相关的线索在这里戛然而止了。

只不过苏羽倒是留意到了一个问题。

凶手,是如何知道养牛户的牛棚当中存在镰刀的?

他试图偷牛,然后发现了镰刀?

可这和他杀人有什么关系?

偷牛的人肯定是选择财的,既然为财,为什么要杀人?

而且偷牛这个行为,带一个偷字。

也代表了偷牛者肯定是不想被人发现的,更没有考虑过直接入室抢劫。

因此偷牛者临时起意杀人就可以排除了,毕竟偷牛者只是求财,而不是求死。

那么……是熟人作案?

这个可能性倒是存在。

苏羽的内心思索。

当然,这是他的一部分注意力在思索这个问题。

其他思维风暴同样在进行。

其中还有一个很关键的证据点,在于犯罪者在丈夫面前羞辱其妻子的举动。

单纯的来看,这确实是令人怒火滔天,不为道德难容。

可从理智上来看。

犯罪者为什么要做出这个举动?

意义何在?

单纯的追求快感,还是为了某种报复?

不然为何选择割-->>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