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和太子赵桓关系相处的不好;二来这时候徽宗皇帝还在世。天无二日,朝廷上怎么可以有同时佩戴排方玉带的两个人?情况显然不正常。

    这个情况让老奸巨猾的蔡京给捕捉到了,心里便忧愁起来。蔡京忧愁徽宗皇帝有可能会禅位给皇太子赵桓,同时还忧愁皇太子赵桓在继位后,有可能会清算他。

    蔡京忧愁徽宗皇帝禅位给皇太子可以理解,因为徽宗皇帝是他的天嘛!没徽宗皇帝那个天了,哪还有他蔡京的日?蔡京忧愁皇太子赵桓在继位后会清算他,又是出于什么原因?

    原来,深受徽宗皇帝宠幸的蔡京还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徽宗皇帝并不属意皇太子赵桓,反倒是更喜欢三儿子赵楷。

    徽宗赵佶共有三十二个儿子,赵桓既是长子,又是嫡子,是徽宗皇帝三十二个儿子中唯一一个由正宫娘娘生下的儿子,是法定的皇位接班人。故此,赵桓的人生之路顺当的不要不要的,一路从韩国公、京兆郡王、定王升到被正式确定为太子。

    按正常情况,徽宗赵佶不在了,承继皇位的自然是皇太子赵桓,但赵桓和他欢天酒地、极富艺术才华的父亲赵佶关系非常不好,存在许多隔阂和矛盾。

    那宋徽宗是一个爱好广泛的皇帝。除了不会治国,其他诸如琴棋歌赋、吹拉弹唱、骑马蹴鞠、品茶饮食,甚至鉴赏古玩等等的,无所不知,无所不会,在行的不一般,而且造诣很高,堪称“大师级”的水准。譬如,画鸟时,宋徽宗观察得细致入微,竟然知道,孔雀上台阶时,必先迈左脚!徽宗的这个发现,至今仍在美术院校的课堂上,被津津乐道地传说着。

    虽然老子很喜欢喜欢这些东西,但对这些东西,太子赵桓却毫无兴趣。性格孤僻的太子赵桓就喜欢一个人躲在屋子里,欣赏鱼缸里的鱼,一看就是一整天,对其他的事情全不关心,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可见这是一个无趣乏味、没有什么情商的儿子,故此,赵佶就很不喜欢赵桓这个皇太子儿子。

    更让徽宗赵佶反感的是,太子赵桓与自己爱好不同也就罢了,有时候还固执的不一般,常常与自己唱对台戏。

    那徽宗皇帝喜欢奢华,天天酒醉金迷。太子赵桓则喜欢清静,不喜欢这种奢华的宴会。除了必须出席的皇家宴会、祭典活动、节日酒宴外,其余的宴会,赵佶能推就推,即使勉强参加,太子也端着一张脸,不与宋徽宗等人为伍,使-->>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