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康国心里也清楚,他知道自己这回是彻底地得罪蔡京了,蔡京那厮乃睚眦必报之人,一定会和自己过不去的,一定会找机会给自己使坏的。因为这个原因,张康国凡事便十分用心,处处提防,以免受到蔡京陷害。

    一日,张康国入朝,一时无事,遂退趋殿庐,稍作歇息。殿庐里,张康国因口渴之故,喝了杯茶。不一会儿,张康国肚子里大痛起来,直痛得张康国狂叫不止。不出半个时辰,张康国呼声渐小,人已经仰天吐舌,哮喘不止。

    殿庐执役的人,见此情状,慌了神,忙将张康国抬至侍漏院,甫经入室,张康国两眼大睁,呜呼哀哉,已大命告终。

    张康国殿庐中暴亡的情况,随即报入宫中。

    徽宗皇帝闻报,心里大大地吃了一惊。对张康国死因,徽宗皇帝满是狐疑,怀疑乃蔡京所为。然而,因没有确凿证据,徽宗皇帝一时不便流露出来,只好对张康国特别优待,算是了事。

    张康国暴亡之事,让徽宗皇帝对蔡京更加猜忌,为限制打压蔡京及同党甚炽气焰,徽宗便提升郑居中代任张康国之职,执掌枢密院事。

    郑居中入居枢密院后,怨恨蔡京知恩不报,未给自己帮忙,便更起劲地与蔡京作对,常常暗使一些谏官,弹劾蔡京。

    朝中一些谏官,一来是职责所在,二来也嫉妒于蔡京的得势,痛恨蔡京的飞扬跋扈,既受郑居中之托,便接连不断地进本参奏,极尽蔡京骄横狂妄,飞扬跋扈,党同伐异,结党营私之事,奏请罢免蔡京宰相职务。

    只可惜,奏折雪片般飞向徽宗皇帝,却迟迟不见徽宗皇帝有所动静。

    徽宗皇帝之所以没有准奏罢免蔡京宰相职务,乃是因为在徽宗皇帝心目中,蔡京有才华,有能力,人虽然专横霸道,党同伐异,但还是能办事的,特别是办一些大事、外事。

    罢免蔡京之事,就无动静。郑居中见此,心中甚急,整日里琢磨着如何排挤掉蔡京,猛然间便想起了郭天信。郑居中心中大喜,忙备厚礼,连夜去访,私下里运作郭天信,嘱其暗中行事。

    郭天信何许人也?

    郭天信,字佑之,开封人,以技隶太史局,善阴阳,识天文。

    话说徽宗皇帝还是端王时,有次退朝,恰遇郭天信。郭天信急趋至赵佶身边,四下里望望,神神秘秘地对赵佶说道:“端王,天机不可泄露-->>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