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阿利伯克的动力),最终是在从乌克兰接手的苏联遗产UGT25000半成品的基础上实现了批量化自产。

    707航母的动力系统,应该是051B深圳舰的453B蒸汽轮机,两台9.4万马力,四台能做到18万,足够4万吨航母跑33节。

    这套机组的进一步升级型号453C型,就是后来的辽宁号和山东号的动力机组,四台轮机20万马力,能让6万吨航母跑30节。

    飞机预定的是歼6和强5两种,舰体的基础设计参考,应该是辗转得到的大凤和埃塞克斯的图纸,当然只是参考。

    难度最大的蒸汽弹射器,研发工作随着003项目的进度完成了,只是电磁弹射后来居上,蒸汽弹射没应用就给直接淘汰了。

    现在从这些后续舰艇上的装备为索引,向上回溯到当初的那个时代,就能勾勒出1968年的大驱和1970年的航母的理想状态。

    自己升级过的科研系统中,也已经直接出现了两个对应的“舰船设计方案”,设计目标就是80年代完成的理想状态的她们。

    许星辰理所当然的准备着,要把这两个舰船设计方案完成,把她们以舰娘的形式建造出来。

    不过许星辰没有贸然的直接开工,历史上的她们相继流产,是因为对于当时而言难度过高,对于现在的自己而言难度同样不低。

    幸好,所有科研方案,都是可以分解执行的,整体的舰船设计方案,也可以分解成一个个独立的武器、装备设计方案。

    如果已经有了性能符合要求的装备图纸,也可以直接添加到舰船设计方案中去,不需要再重新研发一遍。

    许星辰正好可以通过战利品解析,配合有选择的装备逆向工程,不断获得各种舰载装备的图纸。

    所以,许星辰现在要做的,就是不断的搜集可以用在航母和大驱上的装备图纸,等功能搜集的差不多了再启动整体舰船设计。

    到了那个时候,只需要攻关掉少量缺失的技术,再完成整合舰体设计,那么航母和大驱的设计方案,也就水到渠成了。

    新时代的航母和大驱,实际上就是这么实现的,是将之前的驱逐舰上验证的成熟技术,整合应用到了更大的平台上。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