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做好了准备,然而能够安排得井井有条,避免民间的慌乱情绪,同时以工代赈,一来消耗了民众的精力,二来疏通了河道为将来做好准备,三来以这种方式补贴给了民众一些粮食,让整个淮南原本如同沸腾的锅一般的局势,逐渐的平息了下去,诸葛瑾的施政,确实堪称出色。

    虽然前提是建立在淮南官府通过屯田收上来了足够多的粮食可以稳定民心,可是同样的东西,事儿办得漂亮不漂亮,还是要看能力的。

    “步鹭也是人才,输送粮草井井有条,我军七万大军在石头城附近演武,并无丝毫欠缺。”徐庶道:“不过每日都有饥民从东面过来投奔,浮桥还没有修好,给我们也带来了一些麻烦。”

    “这倒是个问题。”

    王易皱起了眉头,丹阳也是人口大郡,加起来数十上百万人口,这次旱灾也被波及到了,尽管因为丹阳的水网更密集,受灾不算特别的严重,可是依旧有不少灾民生活无着,过来投奔以仁义著称的刘皇叔军队。

    粮食方面,王易手里倒是不缺,他这边七万大军呢,其中有两万是水军,粮食在石城堆积如山,水寨里的粮食也有很多,就算来再多灾民,也尽数供养得起。

    这就是刘备现在占据的地盘的好处了--尽管四面都是敌人,四通八达的,没法守住几个关键节点,所以在各地都要驻扎兵马,可是相互之间粮食输送也简单了很多,顺着长江和淮河,徐州的存粮可以源源不断地运出来,之前徐州连续丰收,又缴获了袁术不少的粮草,现在不过是把这些粮草又拿出来补给淮南的百姓们而已。

    可是王易却没有地方安置这些灾民,现在他无非就是占据了石头城、当涂,再加上控制了牛渚这个渡口,组成了一个小小的三角形,呈捲角之势,可是驻扎他的七万大军已经足够拥挤了,就别说再安置灾民--这些日子以来,灾民们来了不少,差不多也有数万人了,这些人里有没有雷薄和陈兰的奸细,那谁都不知道。

    也不能够这个时候出兵去打下地盘来--马上就是冬天了,冬天也不是不能出兵,可是把没有甄别清楚的数万灾民放在身后的粮仓所在之处?王易除非脑子进水了 ……

    “用楼船运人吧,反正最近大旱,长江上也是风平浪静的,让淮南那边做好接受的准备就行了,淮南那边接受数万灾民,没什么问题。”王易只能对徐庶说。

    徐庶点点头,当下就去-->>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