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步难行了。”

    “不过,县公年少有为,即使无功而返,也能够增长一些历练和见识,亦不枉此行!”

    李恪沉吟片刻,举杯轻叹道:“若不是父皇下旨,本王还真不想妹夫下江南,毕竟,与其前往江南泥足深陷不得寸功,何不留在长安做一个安稳的职务?”

    说实话,李恪当真是一番好意。

    作为皇族,没有人比他更清楚那些江南士族的势力庞大到何种程度。

    总之,李恪真有些担心杨帆此行,说难听一点,他并不看好杨帆此次南下能够有所作为。

    而一名比较陌生的年青人也开口道:“万年县公拳打国公,脚踢亲王,区区江南士族算什么,显然不会还没开始就认怂。”

    “如果我是县公,只要按部就班也定能名列中枢,又何必走此一遭自取其辱?”

    此言一出,在场的人露出了看好戏的眼神。

    此人名叫孙吴,乃是三国时期孙氏之后。

    许是三国孙氏的覆灭使得孙氏一族丧失了进取心,亦或是时势所迫不得不韬光养晦。

    但孙氏在江南的势力任何人都不敢小觑。

    可不管怎么说,刚刚李恪几人是作为朋友的劝戒和担忧,但这个年轻人就有些交浅言深了。

    毕竟他这话其实有更深一层的意思,何尝没有嘲讽杨帆是一个只知道动粗的莽夫。

    认为杨帆不自量力硬闯江南根本就是自取其辱。

    意思很明显,就是说你就老老实实呆在长安,靠着慢慢熬资历也能在官场一路坦途。

    这番话顿时有不少人都附和。

    杨帆默然饮酒,随后抬眼看了李恪一眼,心里却已经有些不乐意了。

    这个李恪你是眼瞎还是怎么回事,瞧瞧你这拉拢的都是一些什么人?

    酒囊饭袋还好说,毕竟只是不能做事,起码不会耽误你的大事儿。

    可这些人目光短浅,只知道通过打压别人来体现自己,简直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这些人不把你拖进坑里就要烧高香了,难道还指望成为你将来的班底?

    眼光真不行啊!

    难怪原历史李恪被弄死也没人站出-->>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