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儿,杨帆眼睛发亮。

    若是能够解决耕牛紧缺的问题,是不是可以和李二陛下要些好处。

    越想越觉得这事很有操作的空间。

    虽然杨帆不是学农业的,也没有训服过耕牛,但他却看过一些研究。

    古人之所以不能把牛很好的驯服作为耕牛,是因为还没有发明出给牛穿鼻绳的方法。

    起码在唐代的时候还没有出现这种方法。

    只要给牛穿了鼻绳,即使再跳脱的牛也只能乖乖听话。

    因为牛鼻子的神经很多,很容易吃痛,只要轻轻拉缰绳,便能够控制牛的前行方向。

    即使是草原上的牛也能轻而易举的用于农耕。

    看着怔怔发愣,一动不动的杨帆,李二陛下也有些不忍,还以为刚刚自己的话说重了。

    但想到各州县纷纷上报春耕将至,耕牛不足的情况,又是暗暗心忧,微微一叹后说道:

    “看来你这小子并不清楚这样的规定,可朝廷有朝廷的律法,若是不遵守,岂不是天下大乱?”

    “如今春耕在即,各地缺少耕牛的情况愈发严重,你却私自宰杀耕牛,怎能不让我生气?”

    “这样吧,正所谓不知者不罪,你且前去官府备桉,多交一些罚款,此事就此揭过!”

    看着为一头耕牛而心忧的李二陛下,杨帆有些五味杂陈。

    虽然这位皇帝在个人德行方面真不咋地。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家伙真是千古少有的好君王。

    不管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还是其他。

    但又有几个帝王能为如此小的一件事而斤斤计较?

    以杨帆与李二陛下的关系,若是发生在其他的朝代和君王身上,这种事轻描澹写便可揭过。

    如此注重细节,也难怪李二陛下能把大唐推向世界之巅,连唐文化也流传千古。

    既然李二陛下如此看重耕牛,如果解决了你的问题,自己提些条件应该也不为过吧?

    杨帆眼珠子转了转,问道:“大唐很缺耕牛么?”

    李二陛下不可置否:“当然!”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