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命只有一条。”

    陈长老听到这话,顿时对他生出几分好感:“多谢老弟提醒。”

    ——

    ——

    京城,宫中。

    奢华恢宏的乾元殿内,武皇把批好的折子顺手丢筐里,抬眼看着下面跪了一片的文武百官。

    “呵~!”

    武皇不屑的嗤了声,站起身揣着手:“既你们然那么想跪,朕也不让你们了,好好搁这跪着。”

    百官垂着头,无人应答。

    武皇也懒得搭理他们,直接绕过桌案,就朝外面走去:“午膳送到吴妃那里,今天在那吃。”

    亦步亦趋的大太监,隐晦的看了眼百官,连忙上前几步:“来人,摆驾元和宫。”

    “让开,别挡路。”

    武皇瞥了眼脚边跪着的官员,不耐的踢了一脚,大摇大摆的离开了乾元殿。

    不多时。

    他辗转来到元和宫。

    吴妃替他脱了外袍,细嫩的手指按压着武皇的肩膀,柔声说道:“圣上脸色不太好,因为金云州的事?”

    “一只老鼠,翻不起什么风浪。”

    武皇靠着她的小腹,轻声道:“朕忧心的是武朝社稷啊,今日才发现,官场已经病入膏肓了。”

    “圣上多虑了。”

    吴妃浅浅一笑,安抚道:“还不是您非要把太学院的学生,往金云州送?为人父母谁不担心?”

    说起这件事,还得从左重明不久前,上奏的一封折子说起。

    太学院那群人离开之后,左重明还真就告状了,一封折子火速加急,直接送到武皇的桌上。

    正如他当初说过的,武皇当然知道太学院的腌臜事,但这玩意体量太大,真是不能随便下手。

    这下倒好,左重明直接送来一个理由。

    尽管靠这个打散太学院,有点想当然,但借机敲打一番,让百官收敛畏惧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于是乎,武皇便在翌日早朝,直接甩出了折子和留影石——先发制人。

    如果只是折子的话,朝堂上这些专职玩笔杆子,嘴皮子的官员,自然有的是办法辩-->>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