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他们所说更急的人,便是刘焉和刘表。

    他们是实打实的实权派,愿意与刘擎一道,改变这世道,而且镇压不法豪强的战斗,已经到了尾声,豪强乃是实力的基石,如今的荆州益州,可谓是自废武功的状态,刘表刘焉两人,岂能不急。

    不过如此行事,有一个缺陷就是时间问题,荆州还好,益州成都山高路远,消息来回,便是半个月起步。

    所以田丰的顾虑,也不无道理。

    想到此处,刘擎又犹豫了起来。

    「此事,容本王斟酌斟酌,想不到马日磾的馊主意,也能给本王造成困扰。」

    荀攸不失时宜道:「主公,马日磾是否需要另行处置?」

    「你当本王是什么人,何进匹夫,还是袁隗老贼?」刘擎反问一句,否认了荀攸的想法,「虽立场不同,但马日磾忠于刘协,乃是忠于汉室,并无不妥。」

    荀攸躬身。

    没有议出个所以然来,刘擎便也没有了兴致去想舞乐之欢。

    独坐书房之中,刘擎叹了口气,想做完美主义者,还是太难。

    不过话说回来,说句难听的,又当又立的,不难才怪了。

    -----------------

    「离开颍阴,沿此道行进,便可到阳翟,若不停留,骑兵三日便可到达雒阳。」

    颍川官道,大队人马徐徐前进,队伍前方一位银甲将军,手指北面,介绍着。

    同行的,一袭深紫锦服的刘焉,轻轻撩过额前因为一路颠簸而飘散的发丝,感慨道:「自甲子年离了雒阳,一晃,已五年有余了,不曾想,此次回京都,竟与景升老弟一道。」

    刘表爽朗一笑,答道:「差不多,犹记昔日单骑下荆州,走的也是颍川一线,往事依稀在前,历历在目,然谁能想到,短短数年,君正横空出世,一扫社稷阴霾,平黄巾,御外敌,驱群雄,如今,就连大旱灾,亦举全国之力,安然度过,实乃大汉之幸,幸得渤海王留此苗裔,若是被那阉贼害了,可不知该如何收拾这乱局。」

    刘焉一边骑马徐行,一边回应。

    「景升所言甚是,以你我之力,护一州百姓,仍有勉强,内患尚不足以定,安敢言天下。」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