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 第一百一十四章 攻心之计,走上正道的董卓(3/6)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如此一来,只怕袁绍要跳脚了,失去如此多的民夫,袁氏春耕,必然深受影响,若甄氏的粮再劫住,袁氏明年很可能出现粮食短缺的问题。”沮授道。

    郭嘉接过话茬,接着道:“袁术在南阳战斗不止,耗粮甚巨,恐怕撑不到明年了。”

    无论怎么看,袁氏好似已经走入了末途。

    话音刚落,荀或出声,表达了不同看法。

    “未必,袁氏底蕴,非同寻常,不是区区粮草问题就能拖垮的,真到了那一步,袁绍振臂一呼,天下送粮者不知有多少!”

    刘擎就势问道:“文若,那如何才能击垮袁氏呢?”

    “回主公,袁氏之强,在其人脉,先帝时期,两次党锢,士人深受其害,而袁氏庇护士人,长达数十年,汉人重恩,绝不会轻易背弃。”

    刘擎恍然,这下明白,荀氏可以不看袁氏脸色,不是因为他强大到足以和袁氏抗衡,而仅仅是荀氏并没有受袁氏恩惠,所以不欠袁氏什么,同样的,弘农杨氏,也差不多,所以杨彪才敢与袁隗分庭抗礼。

    “士人乃是袁氏根基,要断袁氏根基,也并非没有办法,只是尚需时日,诸位,我有一事公布,胡昭先生,已经接受本王之邀,在邺城开堂授课了!”刘擎笑着将这个藏了许久的消息公布出来。

    胡昭先生!

    众人听闻无不惊讶,纷纷询问刘擎是如何请到先生出山的。

    刘擎笑而不语,得意了好一阵,最后才道:“此事,多亏了王后,是王后请出山的。”

    几位又对着蔡琰一阵夸赞,什么世之贤妻啊!已有凤仪之姿啊!

    刘擎怀疑他们的嘴都被郭嘉传染了,越来越会说好听的了。

    荀或道:“主公,若胡昭公然招生,士族子弟必趋之若鹜,仅这一条,恐怕就能在经学领域与袁氏抗衡!”

    呵呵,我老丈人,你叔父再插一脚,袁氏马上就劣势了。

    我的第一丈人,蔡邕再插一脚,在治学领域,我怎么输?

    到时候,再祭出龙山书院的杀手锏,有两位岳父做背书,士人们会怎么办?

    恩惠那是过去的事,人都是要向前看的,年轻士人若能混个蔡邕弟子,荀爽弟子,谁还记得袁绍。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