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到济阴,必须经过东郡,徐荣必定不会轻易放行,主公必须派兵应对。

    “元图以为,派谁比较妥当?”

    逢纪愣了愣,道:“主公,若这二十万石粮草有失,我等将陷入何等境地?”

    袁绍突然眉头一挑,意识到事情不简单,若这二十万石粮草有失,那袁氏可真的山穷水尽了,钱可以想想办法变出来,可粮却是颗颗粒粒种出来的。

    “既如此,那便由你安排,除了颍川高览,精锐尽出也无妨!”

    精锐尽出?逢纪望着袁绍背影,很难相信他会说出这样的话,印象中,他都是十分善于保留,甚至有些势利的。

    就比如河内之战,让众将带着几千兵马厮杀,自己上万大军压阵,到头来,直到输掉整个河内,袁绍本阵有相当多一批兵马,没有经历过战斗。

    逢纪很难相信,袁绍会会做出这种决定。

    濮阳一败,主公确实变了,逢纪想。

    “我命仲治收集铁器,打造重骑兵,各家付出颇多,你见过渤海王骑兵,有空,去指导指导。”袁绍话锋一转,说道。

    逢纪心中无声一叹,袁绍是铁了心要学渤海王的铁骑了。

    不过确实,面对这样的军队,袁军实在败的太惨了,直接把袁绍败出心理阴影了。

    “主公放心,属下已去看过,正有条不紊的进行,目前已列装数百骑,颜良将军正在训练。”

    “此战,便见见它的威力,到底如何!”袁绍收起剑,站起身,对逢纪道:“元图,跟我来。”

    袁绍带着逢纪进了书房,取出一份帛书,展开递给逢纪。

    逢纪伸手接过,一眼便看见其上四个大字——冀中观要。

    怀着好奇,逢纪细看了起来,前两句,就招式吃了一惊。

    这是一份土地政策的解释,其核心是“耕者有其田”,但这个田,又非私田,这其中还写明了承租者索要承担的税赋,要交的粮食份额,以及收购细则,皆列得清清楚楚。

    逢纪再度将目光落在这帛书之名上来,冀中观要,似乎是某人在冀州中部地区观察记录下来的要点。

    “主公,这是何人所作?”

    “博陵崔氏,崔州平,这冀中,实则是安平-->>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