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 第六十一章 夹缝求生,张邈出路(3/8)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而陈留又地处兖州,偏偏在袁氏势力范围的眼皮子地下,投董卓,不现实。

    这些问题,两人都懂,于是都沉默了。

    这时,臧洪说道:“两位府君,我父臧旻见多识广,要不然,我写信将陈留困局交给家父一阅,看看他老人家会不会有什么好主意?”

    张邈与张超一听,与他们相比,臧旻确实称得上见多识广了,平乱,治郡,样样出色,如今又是并州大郡太原郡的太守。

    臧洪愿意帮忙,张邈当然喜闻乐见。

    “子源愿请老先生相助,实乃邈之幸也!”

    张超也给了臧洪一个“好兄弟”的眼神。

    ……

    今日八月之后,天气热得更加极端,刘擎寻思,汉末不是号称小冰期么?不知为何,感觉今年比前几年都要热,而且又热又旱,河流水位大量下降,水利不发达地区的农作物,及及可危。

    今年的旱灾,看来是免不了了,若州郡之间没有赈灾措施,毫无疑问,又要有一群人,会流离失所,最终沦为贼寇。

    历史上动辄百万的黑山军,青州兵,是如何出来的?就是因为士族豪强们忙着争权夺势,全然忽略了民生,经年累月形成的。

    而现在,这一切即将发生。

    以刘擎目前的能力,发生灾情时,最多也只能确保冀并两州的百姓不陷入灾荒。

    而且干旱极易发生蝗灾,为此,刘擎目前能想到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养鸭子。

    顾雍与韩珩已到达晋阳,刘擎直接给了个晋阳令,对这个年纪的顾雍,可实在是个挑战,当然有刘擎与臧旻在,也出不了什么错。

    对此,臧旻之说了一句:渤海王用人不拘一格。

    而韩珩,刘擎调他前来,便是全权负责龙山书院之事,所需劳工,资材,但凭调动,简直比皇帝修园林还豪爽。

    五原督瓒,雁门甘来,还有鲜卑公主骞萦,已都来到了晋阳,一时间,晋阳热闹了起来。

    八月初十这一天,臧旻宴请刘擎,以及州牧府上大小官员,算是刘擎来到并州之后的第二次宴请。

    第一次是接风,第二次,刘擎也没有遐想。

    臧旻在府外相迎,虽已年近六旬,但臧旻看着并不显老。<-->>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