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 第五十二章 恐吓!公孙族灭(3/8)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擎伸手取过蔡琰手中之信,随意放在榻边,再握住她的手,拽在掌心。

    “昭姬放心,孟德不会有事,此事,南容自会处置,你我权当不知。”

    蔡琰被刘擎说得一头雾水,一会可知不可知,一会已知当不知,到底在卖什么关系。

    其实刘擎的意思很清楚,以他的身份,目下不适合介入地域之争,更不适合直接与袁氏对着干。

    现在袁氏的首要目标,是董卓,而自己介入的话,很可能会引火烧身,不干涉兖州战事,这是荀或与郭嘉的共同看法。

    至于傅燮,傅燮去支援老同事,干我渤海王何事?

    “昭姬,你不午休么?”

    刘擎说着拍了拍空着的半天竹榻,蔡琰顿时红着脸,哪好意思真上去,又不好直接拒绝,于是岔开话题道:“夫君,父亲前往雒阳行中,曾去拜访过一人,并将其隐居地告知于我,夫君若有意,可前往拜谒。”

    “哦?何人?”

    “此人姓胡名昭,字孔明,乃当世大贤,父亲说过,此人弱冠之年就以绝世才华而为人称道,他幼时便攻读经史,学识渊博,且工于书法,堪称一绝,但他历来痛恨朝廷腐败,鄙夷宦官外戚争权夺势,故而厌恶仕途,屡屡拒绝郡县察举与公府辟召,甚至为了避免无休止的打扰,选择了客居冀州,隐居魏郡乡里。”

    听着孔明二字,刘擎虎躯一震,随后回过神来,应该不是诸葛孔明,诸葛孔明现在还是儿童呢。

    但听着蔡琰对其推崇备至,想来应该是了不得的人物,可惜刘擎孤陋寡闻,竟然不知道东汉末年有两个孔明。

    屡屡拒绝察举,这是一般人能做出来的事么,无数寒士想得察举而不成,他却弃若敝履,最后选择消失。

    这样的人,刘擎想到的首先就是水镜先生。

    “既然他如此厌恶官场,岂能为我所用?”刘擎疑惑问。

    “胡昭先生乃是厌恶朝廷,并非厌世,夫君不光有神勇之名,亦有仁德之名,冀州的改变,百姓有目共睹,胡昭先生岂能不知?”蔡琰道。

    刘擎将前后之事联络起来,想了一想。

    蔡邕离开冀州时,去拜访了他,蔡邕再转告蔡琰,蔡琰向自己推荐,这么费周章一圈下来,刘擎好似想到了什么。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