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 第十二章 长久之计,先宰魁头(4K)(2/7)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昔日,你祖父檀石槐,你父和连,皆死于侵犯汉土,我知北方气候日趋恶劣,鲜卑王大帐,在这百十年间,已为大漠所吞噬,鲜卑畏汉,故不敢南迁,只能做些抄掠之举,实非长久之计。”

    刘擎顿了顿,骞萦以及骞曼身后一众老者,皆专注的看着刘擎,他们惊诧于一位汉人太守,竟然能说出如此理解鲜卑人的话。

    “既为长久之和平,你我双方皆要做出让步,我有三个提议:第一,骞曼可汗掌权后,鲜卑王帐迁离大漠,我看此地,就很合适。”刘擎笑着说出,骞萦与一众长者却面色大变,此举是要将鲜卑王帐置于大汉兵器淫威之下,大帐之所以远在大漠,就是害怕大汉报复。

    若是应了这一条,即便当上这个鲜卑王,怕也成了大汉的鲜卑王,刘擎也知道,这一条,对方是很难答应的,所以刘擎准备了饵料。

    “先别急着惊讶,作为交换,也就是第二,我愿与鲜卑王族通商,以盐与粮食,交换牛羊马匹,双方互通有无,如此,鲜卑王族之实力与影响力,皆会大大增强。”刘擎接着道,这也是一开始就计划的,做生意,刘擎还是有把握的,而且这一条,他确信对方无法拒绝。

    鲜卑人重实力,虽然骞曼是名义上的可汗,可魁头依然获得了大部分部族的支持,若是鲜卑王族日后能在通商之中获得盐粮这类战略物资,它的地位将会变得不可撼动,有了这一鱼饵,她该要会好好考虑王帐南迁的问题了。

    盐粮即便在大汉,也是重要战略物资,刘擎愿意抛出重饵,自然还有后续打算,交易权控制在手中,且只与王族贸易,一来不至于养虎为患,二来可借此牵制王族。

    “第三,为便于两国通商事宜,亦是展现本郡守之诚意,我欲将强阴县作为自由通商县,凡获得许可之鲜卑人,皆可前往经商,条件是,必须识汉字,说汉话,所用货币,必须为汉铢,交易若得,需依律缴税。”

    骞萦若有所思,前两条,她还能理解刘擎用意,这第三条,目的何在?

    以她现在的眼界,自然看不透,在汉地通商,使用汉话汉铢缴税,不是理所应当的么?

    文字承载的是文化,经济活动背后,是文明的特性,刘擎要的是将大汉文化、生活习性、货币体系,传至鲜卑,说白了,就是汉化鲜卑。

    骞萦没有觉得什么不妥,问道:“就此三点?”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