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的效益。

    严格的说来这翰林院除了李民、梅原野之外其他人都还是和贾宝玉关系可以的,便是那些亲梅党也不愿意明面上得罪了贾宝玉,李卫国今日来的极早,听人说贾宝玉来了就让人把贾宝玉叫了过去。

    贾宝玉今日要去面见华清帝,李卫国自然要问上一番,也算是表一个态度,虽然他是中立派但是对一方亲近一些也是可以的。

    贾宝玉和李卫国交谈之中自然是感受到李卫国心态的改变,事实上贾宝玉最为不喜欢的就是这些中立党,除了那么寥寥几个是坚守自身之外其他的大都是墙头草,没有冒险精神,虽然李卫国是贾宝玉的老师,但贾宝玉也不得不说李卫国并不是那种坚守本心不动摇的人,虽不是墙头草,但也是缺乏一些胆气的。

    不过贾宝玉喜欢李卫国现在的状态,亲近华清帝但又不是那一个派系的人,那样的话比起来还是和自己更为亲近,这样子也不怕华清帝去了以后自己和水茯有了冲突,虽然想得远了,但是贾宝玉已经有了当一个权臣、一个枭臣的觉悟,这也是没有办法的,谁让太子妃已经是自己的人,而自己也不打算放弃。

    带着三名史官和一个编修一起去的皇宫,这地方这一年来虽然也来过几次但不得不说这是贾宝玉来的最少的一个年份,很多地方都有了陌生的感觉,踏足入这里的第一刻贾宝玉就有了想去那熟悉的地方,看看那个捧花的人还是不是在那里伫立着,但是不能二字却是严重的限制了贾宝玉。

    贾宝玉去面见华清帝的同时华清帝也收到了三大阁老送上来的奏折,读到了这份翰林院庶吉士的共同上书之后华清帝是连叫了几个好,随后却是强烈的咳嗽了几声,戴权连忙是奉茶,“万岁爷不要太过于激动了,这对身体不好。”

    华清帝喝了一口茶道:“哪里还有好与不好,不把事情做完我是不会走的。”

    戴权在心里叹了一口气,随后也不说这个问题了,问道:“是什么事情让万岁爷如此开心,这可是很少见的。”、

    “是贾宝玉。”华清帝又笑了一下,“我本来以为他只是小有才干,现在看来可是辅国的良才啊!远远的超出了我的期望,短短一年时间竟是能做到这一步可算是极为不错了。”[

    戴权听是说贾宝玉不免又是说了几句好话,这一年间他收到的贾家的好处可是不少的,那人的手软,况且他也是对贾宝玉很看重的,认为那必然-->>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