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一路往前院而去。

    一路上,他发现了另一伙突厥人。

    当然,一视同仁之下,还是得称呼突厥遗民,毕竟现在东西突厥都亡了。

    用链子刀割断了几名突厥人的喉咙后,李彦如法炮制,留下了一个最胆怯的,用来问问题:“准备烧船的火油在哪里?”

    突厥遗民用磕磕绊绊的大唐话道:“就在前院,原本藏在地窖中,昨日刚刚被搬了出来,说是要动手了。”

    李彦又问:“教你们练功的人,是何模样?”

    突厥遗民骄傲的道:“那是一位突厥老者,拥有强大的技艺!”

    李彦扭断了他的脖子:“突厥亡了就要说大唐话。”

    再往前走,他甚至还发现了几位训练有素的昆仑奴。

    自动与夜色融为一体,但呼吸声却掩盖不了。

    这些言语就完全不通,连大唐话都说不出来,李彦出刀如风,毫不停歇,抵达了前院。

    前院往往代表着主人的门面,如宰相的府邸大宅,在前院甚至有举行马球比赛的。

    还要打马球,不光是一片宽阔的地面就行了,还用黄土一寸寸夯实夯平,确保地面平滑后,再用油反复泼在球场上,直至光亮如镜。

    而现在,这里确实有很多油,只不过是用罐子灌好,置于中央。

    人还没到,他的鼻子里,就嗅到石油的古怪味道,神情变得凝重。

    石油的自然现象古人早就了解,记录在《易经》中,在两汉初步运用,到了南北朝,石油已经实际运用于战斗中,比如一百多年前,就有石油相助守城的例子:

    突厥围酒泉,取脂(石油)燃火,焚其攻具,得水愈明,酒泉赖以获济。

    想必突厥人发现攻城器械着火,却无法用水扑灭时,是极为惊恐的,心理崩溃之后,自然嗷嗷的撤退。

    不过在民间方面,即便到了隋唐,石油的作用不大,制成的石烛并不普及,属于地方特产,所以除非当地开采过这玩意,否则其他地方的老百姓是不了解的,洛阳码头上的吏员显然也不知道此物的厉害。

    李彦看着这院中堆放的石油,却是很清楚,如果真的点燃这个,在洛水上烧起来,船就全完了。

    显-->>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