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刘兴业。”

    杨再威皱眉:“蜀商?”

    拓跋恭解释道:“我们这里的商人更换很快,来自大唐的、西域的、草原的、南蛮的都多,但与蕃人交易最久的,要数蜀地的商人,他们卖的货,那是真黑啊!”

    瞧你这羡慕嫉妒恨的语气。

    李彦道:“把刘兴业唤来。”

    拓跋恭脸色一僵,无奈的道:“李机宜,这刘兴业是蜀商一个大行会的会首,自视甚高,这么晚了,我怕是请不动他。”

    李彦道:“既然是会首,那更好办,你派人过去,就说内卫机宜使李元芳在,让他过来。”

    目送拓跋恭出去安排后,斜了斜眼睛:“挺威风啊,豪商呼来喝去,可惜蜀地自闭,恐怕不给你这位机宜使面子!”

    李彦不搭理他。

    半个时辰不到,刘兴业匆匆出现在房内,满脸堆起笑容:“早听闻李机宜大名,为我等谋福祉,今日得见,真是大幸!”

    李彦颔首:“刘会首客气了。”

    杨再勇看着,心头不解,蜀商何须看外人脸色?

    自然是要的。

    蜀商不差钱,但钱流通不出去,对于飞钱业务才十分热切。

    窦氏商会如果条件放得宽松些,他们说不定都应了,官府推行飞钱,蜀商更情愿贿赂给官府银两,以换取拓展商业版图的机会。

    对于李彦这位有实权推动巨大商业变革的机宜使, 刘兴业第一时间赶来,路上听了拓跋恭的复述,立刻道:“王城内确实有一支牙人组成的队伍,曾经大量从孙波茹中掳掠女子,但后来莫名销声匿迹,谣传是遭到了报复。”

    李彦眉头一扬:“谣传?看来你知道真相?”

    刘兴业道:“不瞒李机宜,我也想与孙波茹交易,以此事做了调查,后来才发现那些牙人不仅没有遇害,还在王城内生活,甚至摇身一变,住进了东街。”

    赞悉若的大论府,就在吐蕃王城内的东街,地位相当于长安里面最接近大明宫和皇城的那几个坊市,都是达官贵人住的地方。

    李彦和杨再威对视一眼,冷声道:“将位置给我们。”

    刘兴业早有准备,一口气说了七八处府邸。

    李彦-->>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