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审问后,再向赞普禀告,这个流程并不短暂,正好将这些犯人移交吧!”

    说罢他又苦笑道:“让他们入我府邸,总觉得有些不详呢!”

    李义琰面无表情的抚了抚须,李彦则接过话题:“听闻贵国审问这类案件的最高官员,是整事大相?”

    赞悉若的眼睛微微一眯:“李副使对我吐蕃的内政很了解啊?不错,此案的最高管理者,是整事内相,也不是外人,正是我的三弟赞婆。”

    好家伙,最高法院的院长也是他弟弟。

    吐蕃实施的也是群相制度,权力最大的宰相就叫大相,又称为大论,第二大的叫小论,是大论的副手。

    还有几位是宰相僚属,相当于同中书门下三品的三省侍郎,其中掌管全国缉案、刑狱并制定相关法律的,叫整事大相。

    这些官员都是父死子继,无子则由近亲承袭,除非犯谋逆大罪,波及全族,才会改变,否则一律不得更换。

    可现在坐在这个位置上的,却是赞婆,禄东赞的第三子。

    看看他的儿子吧,长子赞悉若是大论,二子钦陵是兵马大元帅,三子赞婆是整事大相。

    这阵容让李彦都有些苦笑。

    凡事有利皆有弊,他早早掌控权势,与吐蕃较量。

    好处很明显,现在大唐对吐蕃的整体局势,没那么劣势。

    坏处也很明显,现在的噶尔家族势力,是真的牛逼,文武兼备,实力地盘,样样不缺。

    此时赞悉若就补充道:“李副使也知道了,我们的赞普身体不太好,让他亲自审理实在为难,交给我三弟审问后,有了结果后,再由赞普定夺不迟!”

    这话听起来温和平静,其实嚣张霸道到了极致。

    李彦却不惯着他:“噶尔大论见谅,此事涉及到吐谷浑之乱,外交之事,恐怕不能走吐蕃的正常流程。”

    赞悉若也争锋相对起来:“吐谷浑是旧王无道,我二弟出于两国友谊,率军助新王平叛,也将归来,李副使莫非是要等他,持了吐谷浑新王的国书到面前,再让此案予我三弟审理吗?”

    李彦摇头:“那确实太麻烦……”

    他看向后方,招了招手:“珠丹卫官,你过来一下。”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