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细细观察,初步判定他的心理状态,确实不知秘卷之事。

    以前他不相信稍纵即逝的辨别谎言,但眼识的开启,让他对于目标的神色把控,有了极大的提升。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pp,咪咪,安装最新版。】

    某种意义上,都类似于天赋的效果了,仅仅是准确性不足。

    李彦下了初步判断:“如果韦县令对于唯识劲秘卷一无所知,那长安的案件就与你无关,恰好两件事纠缠在一起,产生误会,造成了冲突……”

    韦贞玄喜道:“是极!是极!”

    李彦一个转折:“不过如此一来,压力就完全来到韦县令这边了,你不想知道,是谁把台座暗格里的‘祥瑞’,换成佛经吗?”

    韦贞玄喜色凝固。

    李彦道:“好自为之吧!”

    说罢,他拍马离开,特意让狮子骢不要全速奔跑。

    果不其然,仅仅走了一条街,后面就传来韦贞玄的呼喊声:“李副使!李副使等等我!拜托你了,把这起案子查下去吧!”

    ……

    法门寺。

    众人睡醒,僧人们奉上早膳。

    李义琰恢复了精神,喝下两碗粥后,听了杨再思过来禀告的消息,脸色微变:“元芳与扶风县令对峙一夜?清晨就和此人一起去县衙了?”

    杨再思倒有信心:“李公不必担心,李副使会平安归来的。”

    李义琰心里有些担忧,表面点头,并不多言。

    饭后没多久,沈巨源就匆匆走了进来:“李公,再思,岐州刺史来了!”

    很,一位身穿紫袍的老者,在僧人的带领下到了堂前。

    李义琰表情淡然:“韦刺史!”

    来者正是岐州刺史韦承庆,从三品,服紫袍,皮笑肉不笑的拱手道:“李正使!”

    刺史是各州的最高长官,一个刺史往往管理数个乃至十数个县,李世民有言,“治人之本,莫如刺史最重”。

    而在唐朝,刺史也是数目最多的高品级官员,上州刺史为从三品,中州刺史为正四品上,下州刺史为正四品下。

    之所以叫高品级官员,而不是高层官员,-->>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