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内阁决定。

    各部尚书之下,设置给事中,统领各部,负责执行。

    御史台则是负责监察百官。

    到此为止,大明朝的官制改革总算初见端倪。

    这一整套体系,其中最关键的变为给事中统领的各部吏员。他们负责日常事务,并不随着尚书变动。

    基本上秉持中立,专业的态度,负责各部正常运转。

    首辅和各部尚书,以制定政令,监督落实为主。

    御史台负责监察百官,原则上不受内阁干预……但是如果首辅执意想削减御史台预算,改变御史台人事,也不是不能成功。

    这一套官制,比起当初中书门下分开,要简便了许多,又拆掉了左右侍郎,整体的官员数量,也减少了不少。

    基本上和当初张希孟跟朱元璋谈的结果差不多。

    所不同的是,整个改革,是朱标直接主导,太子的权威,大大增加。

    大多数人都觉得很满意,唯独江楠,她是真的郁闷了。

    因为商业部的尚书交给了韩秀娘,原度支局的提举变成了周蕙娘。

    反正她的职位是没了。

    这算什么?

    失业了吗?

    生了俩娃,一转头,官位丢了?

    “老爷,送我去登闻鼓院,我要去鸣冤!”

    看着耍起了小脾气的夫人,张希孟忍不住大笑,“别着急,朱标那孩子不会这么粗心的,放心,会有安排的。”

    江楠翻了翻眼皮,突然道:“说,是不是你给他出了什么主意?非要把我的位置拿掉?”

    张希孟大呼冤枉,“夫人,我还指望即养活呢!我那么干,不是自毁长城吗!”

    江楠冷哼,“我不信,反正我这么多年了,我就没琢磨透你的心思!你这人啊,太坏了!”

    张希孟这个无奈啊,夫人的智商什么时候能重回高地啊?

    就在张希孟没主意的时候,朱标还真来了。

    并且带了礼物。

    等落座之后,朱标直接道:“师父,实不相瞒,这一次我是请师娘出山的,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我想请师娘出面-->>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