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朱棣大惊失色,还有这么离谱的事情?他下意识看张希孟,先生,不是父皇编的吧?

    张希孟点了点头,“这个故事流传的确很广,罗贯中也说有这么回事。不过张士诚却抵死不认。”

    朱元璋哼了一声,“咱管他认不认,咱说有就有!”

    这位不讲理的劲儿又上来了,“咱告诉你这事,是想说就算手里只有根竿子,该打的时候,也要玩命!现在北平的条件好了,能用的东西多了,你就要想着,怎么更有效用兵,花钱少,成效好,还能所向披靡,横勇无敌!”

    朱棣连连点头,您老说得都对,但是到底要怎么做?

    朱元璋大笑两声,“过去咱们骑兵少,骑术也不行。所以咱们都是重甲精骑,才能跟蒙古人拼。现在元军退到了草原,铁器缺的厉害。咱们面前的战场却要辽阔许多,重骑虽然厉害,但是想追上蒙古骑兵,却是不容易了,几次交战,都让王保保跑了,就是这个道理。”

    朱元璋拿着沾满了猪血的呢绒笑道:“老四,你看看这东西,很厚,也很结实,箭矢射上来,会有损坏,但还不算严重……如果咱们在呢绒披风里面,衬上铁片,或者牛皮什么的。平时可以保暖,到了战时,和蒙古散骑遭遇,又能防护他们的箭矢。最重要这东西轻便灵活,不占份量。咱们要是准备一支三五万人的精锐轻骑,跟王保保撞上,他还怎么逃出咱们的手掌心?”

    不愧是你!

    老朱,真有你的!

    别人拿到呢绒,想的是怎么发财,到了老朱这里,首先考虑的依旧是战事。

    不过仔细思量,老朱讲的确实有道理。

    发展到了今天,明军那种传统的重骑兵,浑身铠甲,包裹和粽子差不多的,确实已经越来越没有用武之地了。

    倒不是说他们不厉害,重骑兵依旧是战争之王,可问题是沉重的装甲,让骑兵速度大减。

    蒙古人也不是傻子,明知山有虎,那就别去明知山啊!

    面对明军的重骑,人家只管放鸽子就是了。

    等到你疲惫了,人家再回来打你。

    日后朱棣五征蒙古,遇到的就是这种情况,数十万明军,在茫茫草原,疯狂追击,但是却总也抓不到对方的主力。

    虽说这种犁庭扫穴-->>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