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这帮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扮演什么好角色。

    想让许家的后代改姓黄,谁给你的脸?

    你们父子,吃我们许家的,喝我们许家的,靠着我们,才能够活命,这么快就忘恩负义了,简直该杀!

    虽然他们没给许观父子任何一点好脸子,但他们就是那么义正词严,理直气壮。

    这一次许观提出,以他赚的钱,供养许家子弟,等于给他们抛出了一大块肥肉,这帮人岂能不动心?

    就算为了这点钱,也该支持啊!

    当然了,人家嘴上不会这么说的,只能讲家法再大,也打不过人情。咱们许家门风高洁,人心善良,孩子都这么孝顺了,想得也周到,怎么就能让黄家绝后啊?

    反正道理都在他们那里,怎么说都是对的。

    总而言之,张庶宁再三揣测之后,发现许观的这封信,可谓是人情练达,滴水不漏……想必为了这一天,他筹备了很久吧!

    或者说,无数个日日夜夜,睡不着的时候,他都在想着这事。

    历史上,许观是连中六元之后,担任了礼部侍郎,上书天子,经朝廷恩准,彼时才得以复姓为黄。

    其实从这个时间点,包括上书奏请,就看得出来,许家并不愿意放弃这个前途无量的后辈,改姓这事,也远不是一句话就能解决的。

    虽说张希孟做了很多努力,拆散了世家大族,迁居打压了豪门大户,朱元璋也刊行大诰,全力兴学,又安排老兵返乡,肩负起管理地方的职责。

    可即便到了今日,很多村子,还都是一个姓,论起来全都是亲戚,众人凑在一起,家长里短,指望他们干成点什么事情,难度不小。

    但是想坏一件事情,那可是绰绰有余。

    更有不少村子,依旧保留着祖宗祠堂,依旧将明令禁止的宗法,视为比国法还重的东西。

    立国十年,虽然励精图治,但到底不能风清弊绝,天下大治。

    其实说得不客气点,江南的宗族,北方的胡风,西南的土司……这些事情纠缠着,绝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

    甚至可以说张希孟来济民学堂讲学,就是希望从学术下手,培养更多人才,积蓄更大的力量,再以更猛烈的姿态,扫清弊政,重塑乾坤。>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