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有多大的恩情,能比父子还亲?”

    张希孟道:“讲到了这里,就涉及到了第二个问题,老师教学生什么……我以为老师教给学生的,是前人对这个世界的总结,是对天下至理的认识,是知识,是学问……这东西是老师一个人的吗?”

    “显然不是,这是古圣先贤,无数才智之士,总结出来的。是传承千百年,恰巧到了你的手上而已。作为一个师长,该做的是什么?是把这些东西,继续传承下去,以至于发扬光大,推陈出新,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由此可见,学生向老师请教,学习知识,不是祈求老师垂怜,也不是老师可怜你,才肯教导……说到底,这些知识学问,是天下公器。掌握公器的老师,该理所当然地传承下去。如果以手中的知识为要挟,挟持学生,不当牟利……这和贪官污吏有什么区别?这就是公器私用,这就是贪赃枉法!老师不讲师德,绝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律法的问题,我希望所有老师,也包括未来即将成为老师的年轻人,能够明白这里面的关节,尤其不要一时疏忽,自己毁了师道尊严!”

    张希孟侃侃而谈,他这番话,已经堪称利刃匕首,刺向了在场许多老师,让众人脸色骤变,不由得低头沉思。

    张希孟讲的有道理吗?

    或许吧!

    其实张希孟讲的最根本的东西,还是将知识和学问定为公器,公者,天下人共有!

    作为一个老师,理所当然要把知识学问,传播出去。学生从你这里得到了学问知识,并不需要感激老师什么,只要能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就是对老师最好的回报。

    这一番道理,等于将还残存的师徒纲常,彻底否定。

    果然,张希孟做事,向来是布局深远,一箭多雕。

    而且他的高度,也让他可以站在重定纲常的立场上,要求所有老师。

    这可比单纯的胡萝卜加大棒厉害多了。

    你们敢胡来,可是有国法制裁的。

    刘三吾听在耳朵里,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当初在崖山,朱元璋祭告天地,就有阐发君臣大义的味道,等于是告诉天下人,他这个朱皇帝,和前面的皇帝都不同了。

    天子如此,臣子如此,如今就连老师的定位也不一样了。

    恍惚间,一个全新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