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豪强压榨,百姓民不聊生,每年都有上万人被逼致死,恳请张相公,务必以苍生为念,救救高丽百姓吧!小僧恳请相公了!"

    说完,辛盹匍匐地上,磕头作响,涕泗横流。

    张希孟怔了怔,“辛吨,你有爱惜百姓之心,果然是好的。可事情涉及到两国之间,不是三句话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你先回馆驿,好好休息,要是想在应天走走看看,也可以安排人满足你的要求,可以了,你回去吧!"

    张希孟直接下了逐客令,让人把辛吨带下去,

    回头之际,刘伯温等人就忍不住了,“张相,我们不明白,为什么拒绝辛吨,莫非张相公有更高妙的办法?"

    张希孟哈哈一笑,“伯温先生,我问你,如果咱们给辛吨提供支持,让他去高丽均田,事情会怎么样?"

    刘伯温一怔,随即道:“张相,莫非伱担心辛吨不可靠?不能吧,我看此人还算志诚!以大明的兵力,还不足以让高丽就范?"

    张希孟笑声更大,“伯温先生,我看你是犯了刻舟求剑的错误。"

    “刻舟求剑?"

    张希孟点头,“你以为能在大明做的事情,在高丽也做的!"

    "那,哪有什么不一样?我以为均分田亩,乃是天下至理!"

    张希孟笑道:“这话虽然不错,但也要考虑情况……高丽国小,纵观历史,他们很少发生农民起义,历次改朝换代,都是权臣造反。这就说明一件事……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之内,豪强大族之间,更容易结成同盟,他们彼此同气连枝,同进同退。平时他们可以为了权力,争斗不休,头破血流,但真正到了要命的时候,就会迅速联合起来,没有半点犹豫。"

    姚广孝怔了怔,哂笑道:“张相所说,倒是有些像朝中诸公啊!"

    张希孟摆手,“这话有失偏朗。咱们毕竟国家太大,四面八方,各地人才辈出。彼此之间,看法也都不尽相同,譬如说这一次,李相公就让我刮目相看,相比之下,高丽的士族大户,勾结更紧密,可以施展的空间更少。如果我没有料错,辛吨应该是四面楚歌,阻力巨大,根本推不动,才想办法来大明求援。"

    张希孟淡淡道:"如此情形,我们要支持他,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众人一时愕然,大家伙只见到了好处,却没有-->>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