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希孟在洪武九年的年底,也给自己做出了一个大概的规划,

    正在他盘算这些事情的时候,有人登门拜访,张希孟看过名帖之后,欣然一笑,请他进来。

    来的人曾经是个和尚,他叫楚琦,

    “下官拜见张相!"

    张希孟笑道:"用不着客气,坐吧!"

    张希孟让他坐下,随后笑道:“连续两年,门下省的考评,你都是甲等第一名,真是不容易!清查寺庙田产,分配土地,这么艰难的事情,你能做得滴水不漏,当真是很了不起。"

    楚琦面色平静,淡淡道:“但凭着良心去做,自然不会有什么差错。人世间的事情,做不好的绿由,多半都是良心没摆正罢了!"

    张希孟哈哈大笑,“不愧是曾经参悟佛法的人,这话说得有些味道。"

    楚琦竟然正色道:“张相,下官此时也在参悟佛法,不但是参悟佛法,还是身体力行,按照佛法行事!"

    张希孟眉头挑动,轻笑道:“对,确实如此!极乐大同,本就一体,你确实是悟了!"

    楚琦笑道:“张相,下官进京述职,前些天还遇到了一个人,我和他谈了之后越发觉得吾道不孤!此人也是个和尚。"

    “哦?他跟你想的一样?"

    楚琦点头,“张相,此人是高丽的和尚,名叫辛吨!他也有感于高丽土地兼并严重,主张将庄园分给穷苦人。"

    张希孟眉头微皱,“竟有此事?我们先前几次和高丽打交道,都不算顺利。

    尤其是他们贿赂礼部官吏,试图弄什么不征之国,又在大明和大元之间,首员两端,收取辽东之后,就准备对高丽下手,没想到他们又派人过来了。”

    楚琦道:“张相,下官以为,他们就是见辽东到了大明手里,他们已经失去了大元可以依靠,不能首鼠两端,所以才来投靠大明……不过辛吨这个僧人,确实有趣。下官和他相谈甚欢,发现他尤其推崇张相均田的主张,竟然把张相的文章,背得一字不差,还说想要见张相,请教学问。能得到张相指点,哪怕死了也得好处!"

    张希孟稍微沉吟,一个在高丽的和尚,竟然主张均田,又仰幕自己,倒也是有

    只是他这种人,在高丽那种地方,怕是不-->>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