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一批食盐,囤积起来,也就变得划算了。

    利用常平仓调节粮价,这是古已有之的,体系运行十分成熟,加上食盐一项,耗费有限,增加不了多少成本。

    你们不是担心长芦盐场会做大?

    这问题也解决了,只要朝廷存了一年半载的食盐,即便长芦盐场有了差错,大可以重新筹建其他的盐场,丝毫不用担心。

    至于最关键的盐税问题,就更加方便了。

    没有私盐干扰,没有了乱七八糟的插手,长芦盐场出了多少盐,交多少盐税。盐商买了多少盐,出售多少,差价如何,该怎么交税。常平仓又囤积了多少,买卖之间,产生了多少税赋……全都一目了然,虽然做不到弊端尽去,也能胜过原来千倍百倍。

    所以这就是一套堪称完美,甚至是无懈可击的新盐法。

    唯一的问题,就是弊端没了,大家伙还怎么发财啊?

    ……

    “先生,弟子就是想不明白,为何前后差别会如此之大,他们如何能前后两张面皮?”朱标切齿咬牙,心中大恨。

    在新的盐法之前,在他来北平之前,储君朱标是个完美的孩子。

    尤其是在士林当中,几乎是交口称赞。

    聪敏好学,仁义孝顺,大气谦恭,钟灵毓秀……反正什么好词都往他身上加,一句话,只要他登基,不但能承袭洪武天子的基业,还能发扬光大。

    这孩子简直没毛病!

    可随着卷入盐法,各种骂声越来越多,除了茹太素那种直接上书的,还有许多私下的议论,什么太子贪财,沉溺商贾,无心正道,心胸狭隘,鼠肚鸡肠,无法君临天下。

    据说还有人提议,要多给皇四子安排几个先生,好好教导。

    好家伙,朱棣的名声都提升了不少。

    这叫什么事啊!

    张希孟满脸微笑,十分澹定。

    “殿下,你也算是体会到了个中滋味。陛下虽然是圣君雄主,议论他的还少了?私下里挨的骂车载斗量,难以计数。自古以来,想要做事,就不免挨骂。一个人的好坏善恶,是自己的修行。但是落到别人的眼里,还要看你对人家有没有好处。譬如说一本书,你要是喜欢,就会爱的不得了,你要是讨厌,就会觉得-->>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