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经过平整之后的土地,模样大为改观。

    一些村民忙着整理土地,另外一些,则是忙着耕田种地。

    哪怕只有五六岁的孩子,都乖乖跟在后面,挎着一个小筐,里面装着种子,每次捏出多少种子,都严格按照长辈教的那么做,生怕出一点错。

    认真的模样,格外惹人发笑。

    可孩子们半点不觉得,他们彷佛在做着什么神圣的事情。

    快点长大吧!

    长出粮食来,秋天就能吃白米饭,大馒头了。

    想到这些,口水都流下来了。

    趁着百姓午休的时候,张希孟又请来了那个老农,一起过来的还有几个农户,也包括杜广安。

    他们一见张希孟,就要趴下磕头。

    “快别这样。”

    张希孟让老农起来,让所有人都起来。

    “你们要是还把我当成朝廷大员,我下次可就不过来了。”

    老农吓坏了,“那怎么行!还要,还要请大人吃酒席,庆祝丰收。”

    张希孟立即道:“丰收?有把握吗?”

    老汉愣了下,总算忘了行礼的事情,专心说起了庄稼,越说越是眉飞色舞。

    “把握可是不小,瞧瞧啊,俺们村子多了五头牛,都是顶好的犍牛,朝廷还是仁慈的,皇帝也是好的,对了,还有大人,要多谢青天大老爷。”

    他还要跪拜,张希孟赶快拦住,又把目光转向了杜广安。

    “你说说吧,这些耕牛可是借钱买的?”

    “不是!”

    杜广安摇头,“张相,百姓们还是不放心借钱,觉得有担子压在肩头,过日子不踏实。”

    “那,那你们怎么弄到耕牛的?”张希孟好奇问道。

    提到了这事,其他几个农户都咧嘴笑了,满是皱纹的脸上,难以掩饰自豪,彷佛干了什么光宗耀祖的大事一样。

    杜广安告诉张希孟,虽然主要是借贷,但朝廷依旧筹措了一些耕牛,另外朱英拿来了不少钱,朱元章也拿出了一些,购买耕牛之类的东西,帮助百姓,恢复生产。

    这些东西不多,自然不可能按人头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