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知道一件事,不做就半点希望没有。既然天降大任,我责无旁贷!”

    张希孟用力颔首,脸上充满了感激,他不过是思而想之的那个人,不管是朱元璋,冯国用,还是汤和,才是起而行之的人。

    难得张希孟遇到了这些愿意辛苦付出的人,这是他的运气。

    “面对西南土司,要灵活,也要有原则……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使命,就是办学。”张希孟道:“汤将军,你务必要记住一点,不能为了数量,为了面子好看,就随便大开门户,这是糊弄事情,是行不通的。咱们可以派遣最好的教师,可以加大投入,唯独不能在学生质量这块打折扣。品学兼优,这是必须要推崇的。如果程度稍微差一些,也可以接受,态度必须端正,人一定要可靠。我希望你能亲自把关,挑选出合适的人,进入济民学堂,还有其他的学堂,我会亲自教导,一个人才,胜过一百个庸才!”

    汤和凛然,将张希孟的话一一记下。

    这就涉及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西南改土归流,愿意配合的,肯定要给出路,读书,科举,做官,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可问题是一个土司那么多孩子,是不是都能入学,是不是嫡长子,或者受到偏爱的孩子,就能当官,就可以放宽标准?

    这一点张希孟是坚决反对的。

    入学这一关必须把握好,聪明勤奋的他要,老实忠诚的他要,敦厚可靠的他也要……除此之外,贪图享受,毫无上进心,作威作福,自视甚高的……对不起,就算送上来,他也不会客气。

    而且还有一点,土司头人的孩子能入学,普通人家的孩子也必须要入学,而且还要给予足够的机会……

    其实张希孟讲的这个道理,也针对所有藩国的学生。

    日后有人想来大明求学,也是一样的,首重人品,其次才情。而且这些学生要和大明的学子放在一起,同台较量,公平竞争。

    “张相教诲汤和都记住了,只是接下来遇到了难题,还请张相能不吝赐教指点。”

    张希孟笑道:“我义不容辞!”

    跟汤和谈过之后,他也没在乎什么名爵,直接跟老朱辞别,就前往靖州,主持改土归流事宜。

    跟汤和一起动身的还有成千上万的苗兵,他们终于终结了陈汉,迎来了大明……在-->>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