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元璋知道了他的身份之后,终于严肃起来,他看了看张希孟,又看了看其他人。

    “张先生,咱们打仗讲理,不论文武,都没惧怕过谁……既然他要过来,咱们就开门迎战,先生可有把握胜过他?”

    张希孟淡淡一笑,“主公,辩论并非是为了胜负,如果此老真是一心为民,讲得也有道理,臣倒是愿意向他请教,如果他立意用心,都有所图谋,就算是那三位也复活了,儒林四杰齐至,我们也能驳倒他!”

    “好!”

    朱元璋忍不住抚掌大笑,“咱们这几年,一起辩论道理,寻找策略,开诚布公,畅所欲言……才有了今天的局面。朱铭还建议咱广开言路,那就如他所说,广开言路……最好请一些普通百姓,请军中将士,三教九流,贩夫走卒,全都请来,只要有道理,就不怕辩论吗!”

    朱元璋纯粹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看出殡的不怕埋得多!

    黄老爷子都七老八十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扛得住?

    万一路途劳累,辩论的时候,再说不过,气恼之下,直接死过去,那可就不妙了。

    宋濂暗暗盘算,必须请几个名医过来待命,随时救人。

    就算黄溍撑不住倒下了,也等这事情过去再死。

    好家伙,这已经提前准备丧事了,果然是安排得明明白白。

    宋濂在这边筹备,可是传说中的黄老爷子却是信心满满,他考中过进士,在元廷为官多年,又参与修史,后来辞官归隐,著书立说,悠游林下。

    他这一生,基本上就是最标准的士大夫流程。

    早年苦读书,然后考取功名,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退归林下,著书立言……可以这么说,哪怕最挑剔的人,也未必找得出他的问题。

    想要劝说别人,首先就要自己立身甚正,正人先正己,不然凭什么教训别人?

    这一点黄溍把握十足,因此他到了杭州之后,只是见了几个老朋友,抽空又跟朱铭聊了聊,随后老爷子就早早睡觉。

    年纪大了,经不起折腾,需要养精蓄锐。

    就这样,一直到了第三天,朱元璋竟然下令,要在灵隐寺见士林前辈黄溍老先生,同时欢迎杭州各界,前往旁听。

    消息传出去之后,整个杭-->>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