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废掉理那么简单……其实理的问题,早就有人看出来了,但是你不管从道理上怎么驳斥,论述讲得多么精彩,全都只是撼动理,却没法推翻理根基。

    因为理这一套天理纲常,实在是太符合一般皇帝的胃口了。

    有一个问,把你捧上了半神的位置,你舍得否定这门问吗?

    更何况理还有相当深厚的根基,自然而然就会被当成官方显。

    别看张希孟现在鼓捣这些东西,写的文章,提出的策略,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但是谁也不敢保障,几十年之后,历史老人会不会顽固地将历史带回原本的轨道,让他的一切努力都白费。

    或许真的需要让完颜构跪下去,作为一个标志,永远放在那里,放在人心里……

    “这前面就是岳王坟墓?”

    朱元璋在城中转了一圈,竟然让徐达带来,来到了岳飞的墓前。

    “回上位的话,就是这里,墓门上的楹联尚在……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朱元璋闪目看去,瞩目片刻,迈步走了过去。

    徐达没敢跟着,只能在外面等着。

    老朱没有做什么,只是找了一处,默默坐了下来,看了看岳飞的坟墓,又看了看这些跪像,心思翻涌。

    或许只有置身此地,他才能完完全全理解,张希孟对两千年历史的解读,着实是精准无比啊!

    秦汉隋唐,总体蒸蒸日上,虽然有王朝更迭,江山易主,但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自信昂扬,勇于开拓。

    前赴后继,把生存范围推到了他们能做到的极限,大海,荒漠,高原……他们将期间最好的土地留给了子孙后代,以供繁衍生息。

    而自安史之乱以后,尤其是赵宋立国,这块土地上的人就变得内敛,谦恭,越发不敢环顾四周,只能不断叩问内心、

    也不是修身养性不好,只是一个国家要是这样,就会从上到下,从里往外,都彻彻底底陷入了卷到死的无奈之中。

    对外唯唯诺诺,对内重拳出击,制定出一条条的锁链,把每一个人都圈在框架里面。到了今天的大元朝,更是将人划分成三六九等。

    人命不如牲畜啊!

    朱元璋思索着自己这些年的经历,渐渐-->>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