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转运食盐,没有层层加码。

    因此卖给了太湖水贼之后,由水贼再转卖给苏州百姓,竟然价格还比张士诚的官盐便宜了三成多。

    所以说张士诚的拉胯,是全方位的,无可救药的。

    而看似水火不同炉的敌人,在私下里还通过奇妙的商业渠道,诡异地联系在一起,不得不说,这是乱世特有的黑色幽默。

    听到这里,张希孟已经胸有成竹。

    “李兄,你要借着太湖水贼运人,我也打算借着太湖水贼,把文章送过去,你看这么样?”

    李善长点头,“那样最好!咱们分头行动,不可迟疑。听说上位要回来了,咱们给上位准备一份大礼。”

    张希孟点头,返回了值房,张希孟立刻召集了宋濂,叶琛等人,把情况说了一遍……这几位也是目瞪口呆,被这个世界的奇妙伤害不轻。

    等反应过来,几个人就开始了忙碌。

    苏州那边只是拿到了一些文章,还有更多仔细的解释,更精妙的论述,没有拿到手。这些东西本是张希孟用来教导学生的,既然那边迫不及待,他们就赶快整理,一刻也别耽误,赶紧送过去。

    首先就是由张希孟撰写历史讲义……这部分主要是梳理秦汉唐宋以来的发展规律,把土地,农业,人口讲清楚。

    明白了这个,也就知道了张希孟这套东西的理论基础。

    然后宋濂负责撰写诸子百家的学说,归结儒家最初的主张。随后还有两汉儒家,以及程朱理学的主旨。

    把脉络梳理清楚,历史规律和思想发展,二者一拍即合!

    到了这一步,什么天命论啊,什么正统论啊,包括理学视之为命根子的“理”,也都瓦解冰消了。

    并不存在什么至高无上的理,谈理气,谈心性,谈这些空的东西,都只是不了解历史演变的规律。

    抛开一切纷繁复杂,最根本的只有两个字:生存!

    张希孟和宋濂联手,把这些东西讲清楚,差不多就等于给病人做好了诊断。

    随后就要开出药方,要怎么办?

    这玩意依旧要张希孟来做,他思索再三,提笔写下两个字:分工!

    张希孟所讲的分工,可不只是工场-->>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