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地找到了下榻在利顺德大饭店的常瑞青。于是常瑞青和王若男的订婚仪式,就自然而然地选择在了天津最大的圣若瑟教堂里面。也不知道赤sè主义的无神仙论和天主教会不会起冲突?反正常瑞青是相信有神仙论的,额,谁要遇上灵魂穿越这种极度不科学的事情,还相信无神仙论,那就不是坚持真理的赤sè主义者了!

  由于这位杜保罗大主教是法国人,圣若瑟教堂也位于法租界,因此天津的法国驻军也就理所当然承担起了订婚仪式的jing戒任务。而常瑞青本人的卫队也破例持械进入了法租界,在圣若瑟教堂周围布置了jing戒线,这里面似乎也有法国方面拉拢的意思。

  常瑞青在订婚仪式的前几天,则是特别的忙碌,不断同各方面的来人见面会谈。还轻车简从溜去了北洋大学宿舍,同陈独秀、李大钊两位大教授来了个彻夜长谈。

  “陈先生,李先生,清室那边已经全盘答应了我们的条件,二十五万两金子一个子儿都不会少的!”常瑞青和两位大教授寒暄了几句,就直入主题了:“有了钱自然就要会花,要花在对国家对民族最有利的地方。”说到这里,他抬眼瞧着两位大教授:“我打算拿一部分出来培养人才。”

  “人才?”两个教授异口同声惊呼了一句,常瑞青的这个提议显然大大出乎他们的预料。常瑞青点点头:“人才是一切事业的根本,没有人才,不管是赤sè革命还是蓝sè革命,统统都不会成功,就算是侥幸夺取了政权也办不好事情。所以,我打算从宣统的赎金里面先拿出大约二十万大洋用来成立一个‘俭学基金’,想请二位先生出面办理。”

  “俭学?是要送一些青年去欧洲留学吗?”陈独秀反问。

  常瑞青微笑点头。“俭动”最早的起源是1912年,由李石曾、吴玉章、吴稚晖、张继等人发起,到1914年为止,一共将80余人送往法国俭学,后来因为袁世凯zhèngfu的反对而停办。

  李大钊点点头:“左民同志,这个提议不错,我们可以出面,不过······二十万是不是少了一点?恐怕培养不出多少人才。”

  常瑞青摆了摆手,笑道:“当然不会只有二十万的,这只是第一笔投入。”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两份请帖,递给陈独秀和李大钊:“对了,这是在下订婚仪式的帖子,还望两位赏光。”

  两人接过帖子看了一眼,脸上就滑过一丝讶异。对这个“左民”的真实身份,他们也早有各种各样的猜测,从国民党-->>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