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的时候,王秀琴和顾建新已经联手做好了一顿丰盛的早餐,南瓜粥、现磨豆浆、蒸饺、包子、荷包蛋、蔬菜沙拉……可谓中西合璧,竟是摆了小半个桌子。

每样来一点,两人就快吃撑了。

……

越临近高考,氛围就和平时越不一样了。

最后的一两天时间,正式的上课已经基本没有了,各科老师要么针对自己灵感突发想到的新的“押题”展开讲解,要么就是安排同学们自习,有问题随时问。

当然,更多的还是传授考场上的一些经验,比如赵玉田在早自习的时候就提到,三短一长选最长,是有一定道理的。

语文老师虞懿说,选择题里如果让你选是“哪个作家”、“哪个地方”之类的,但凡选项里出现你没听说过的,那八成就是这个了,因为你没听说过就说明ta很生僻,要不是正确答案,出题人一般也想不到,更不会把他列到选项里去。

政治老师则说,是非题里如果出现歌颂党歌颂国家的,没把握的情况下你就打勾,大概率是不会错的。如果论述题不会做,就把你知道的全部都写上,注意多歌颂国家歌颂党,只要砸中一两个点都能得分,没砸中的那些没人敢扣你分。

……

但除此以外,是真没什么可讲了。

这最后一两天里,课间的主旋律自然不再是探讨题目,而是互相道别。

顾运记得在早一二十年前,快毕业的高中生之间是比较流行在所谓的“毕业留念本”上互写留言的,那种本子往往装订的很精美,上面印着“姓名”、“星座”、“血型”、“生日”、“爱好”之类的栏目,一个个填完,到最后就是“毕业赠言”了。

顾运觉得“毕业赠言”之类的东西确是有意思,因为不管经过多少年,只要一看到上面写的那些话,即便想不起那人长什么样,也绝对能想起ta的性格,逗比的人写的总是让人发笑,而多愁善感的人则往往能文采爆发,写下几句伤离别的话。

想当初他顾老狗无数次高中毕业时,总能收到很多暧昧的留言,若干年后再拿出来翻翻,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可惜现在的孩子们也不流行这个了,开始互相送毕业礼物什么的,这些东-->>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