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毕竟好文章要“打磨”不是?

但更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在那个不那么晴朗的下午,看完最终修改版之后的子良,非常开心而欣慰地跟我说,“这个稿子不要了,你不适合写。”

我:???

说好的打磨呢?

磨、磨断了?

感觉折腾这大半年,子良可能是想向我表达他其实是一个非常顽皮的人,工作之余还有空逗我玩大半年。

正当我想说点什么的时候,只听他又说,“要不然你试试写渣男文吧,你可能适合写那个。”

于是就有了这本《我真没想过做渣男》。

同样,这本书也是改了几个月才最终上传的。

其实说这么多,无非是想说写书真的不容易,尤其是写日常文更不容易。

因为你不能派流水账,今天她做了什么,吃了什么,那便没有意义。要把日常写得有趣、还带着温度,不但需要文笔,更需要创意、段子和细致的生活观察。

如果还想让人物鲜明个性饱满,那还得细细琢磨他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

本书写到现在,有很多我比较得意的桥段,但是难免的,也有一些我不是很满意的章节,那些章节或出于赶稿、或出于状态差,反正是没能写出应有的那种感觉。

说白了,很久没写书了,状态不稳定。

在这里,首先要谢谢坚持看到这里的你们的包容。

不过随着20万字过去,感觉状态在慢慢回来,相信写到三十万、五十万字的时候,应该能保持一个比较不错和稳定的状态。

稳定的质量、稳定的数量,稳定的情绪输出。

然后,恳请大家订阅。

不说别的,就说一点,写作时的心态与更新质量息息相关,如果一本书没几个订阅,如果累死累活一个月收到的稿费还不够给孩子买个玩具的,那相信没有哪个作者能发挥出百分百的状态去码字。

请订阅,请支持正版,谢谢!

最后,诚心地感谢责编子良,非常负责的编辑,感谢我的第-->>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