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要做某件事情。如,了解知识、完成任务、赚钱、被动卷入某项危险之中。就算这件事情中要塑造的人物不是主角,也要让主角像个“主角”,要主动积极的参与。

    正如书友提出的要让配角加入主角的成长路线、或者是与故事剧情产生关联。这样才能更加柔和地塑造人物形象。虽然在后文里大概率我不会再写悲剧了,但是这一点还是能够为以后的行文提供指导(虽然我也觉得我以后大概率也不会写悲剧了)。

    3.剧情目标的具体化实现,与表达欲望的保持。

    在见到了克莱恩之后,剧情的张力明显有一定的下降。这是因为最想做的事情做完了(指和克莱恩面基,看到他的神国,还有他依旧珍视所有的回忆并保持着完整的人性)。而后续的剧情目标又是相对比较抽象和困难的。如前所说,如何有效的“发刀”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命题,所以在书写的时候,如果出现困难就会有想要放置一会儿的倦怠感,出现太难了不想写了的冲动。因此在下一阶段或者下一本书进行剧情目标设置的时候,特别是以达到某种情绪的高峰做为剧情目标的时候,要将这一份情绪具体化到某个场景和画面,并且这个画面一定要让自己有强烈的创作冲动(甚至要先写出来),这样可以有效地鞭策我推进写作进度。另外,推进到这个场景和画面的方式,切记要用(与主角有关的)事件逻辑进行串联。

    4.剧情节奏

    我的个人风格就是节奏慢,情感细腻,描写细致,比较擅长氛围塑造(这些都是自己觉得)。

    但是起点很多读者不吃这套。对于起点的读者来说,所谓的“不水”和“节奏‘不慢’”的基本要求是剧情有所推动,也就是在一次更新的剧情里一定要发生某个“新事”。思考的结果不算“新事”,开始行动并产生了某个结果才是“新事”。

    这一点在以后需要注意。

    此外,也是一个个人方面的问题。可能是因为我的文风太严肃,显得有些刻板和沉重。这样的文风一方面会让看得人觉得有些疲惫和累,另一方面也会降低读者留言和吐槽的欲望。严谨的语言风格和比较通顺的事件逻辑一直以来都是我对自我的要求,但却没有想到过于严肃的表达也会让人觉得难以亲近。读者缺乏参与感和互动的欲望,其实和我写小说的目的相违背。

    所以以后我会尽量在这方面要多留心注意,如果可以,不妨写的轻松-->>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