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赵洵毫不犹豫的答道。

    片刻沉默后,那威严的声音再度响起,发问道:“你是说成为圣人的标准是纯乎天理?”

    “然也。”

    赵洵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何谓天理?”

    “天理就是核心竞争力。”

    赵洵语不惊人死不休,他既然已经打定主意一鸣惊人,自然不会藏着掖着。

    “什么是圣人?所谓圣人,也就是在某一个领域做的出色的人。什么是天理,天理就是核心竞争力。如果一个人能够拥有核心竞争力,那么他就有可能在某一个领域做的出色,也就有可能成为圣人。所以,在我看来人人皆可成圣。”

    赵洵的这番话可谓石破天惊。

    非但画舫内众人震惊不已,就连那个威严无比的声音都久久未曾响起。

    约莫过了盏茶的工夫,那个声音再度响起。

    “第二个问题,如何看待善恶。”

    赵洵思索片刻答道:“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次不待对方发问,赵洵直接解释道:“在我看来,良知是心之本体。所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被私心物欲遮蔽内心。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会产生意念,并把意念强加在事物上,这才产生了善恶。符合天理者为善,不符合天理者为恶。所以,虽然良知无善无恶,但却不由自主的知善知恶。此为知也,一切事情归结到底是要知善去恶,按照良知去做事。”

    如果说方才赵洵回答的第一个问题还只是让众人震惊,这第二个回答就彻底让众人折服了。

    圣人之伦,善恶之辨,还有什么是赵明允不能回答的?

    这厮简直就是妖孽啊。

    “第三个问题,人为何要不断求学。”

    “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而必曰穷天下之理,是殆以吾心之良知为未足,而必外求于天下之广,以裨补增益之。”

    赵洵已经彻底熟悉了对方的套路,这一次回答的更快了。

    “在我看来万物之理皆在心中。之所以得求学于外,是因为我们心中还没有足够的良知。不断求学,是为了弥补我们心中不足的良知。”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