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有一人忽然站起,出声问道。

    刘封凝神看去,却是黄权之子黄崇。

    黄权在刘备东征之时受伤,因战事拖延了伤势,最终没过几年就病逝,黄崇得刘封的举荐,入丞相府任属吏,为人极是精明干练。

    “伯道,可有心得,且说来听听?”费祎在旁,听到黄权似有所悟,连忙问道。

    黄崇得了刘封、费祎的肯定,兴奋的搓了搓手,道:“丞相、尚书令,诸公,依崇之见,魏国内斗正是我大汉取凉州的良机,比如魏国大将军曹爽,其权力来于朝堂宗室,凉州的得与失,并不会怎么在意。”

    “而司马懿则不然,郭淮、胡遵等魏将或是与其有旧,或是其亲信部下,若他来援,我们可聚力破之,以报五丈原之仇,若他不来,则威信动摇,不复为魏军诸将所慕。”

    听黄崇这么一分析,费祎、董允等人恍然明悟,对刘封的决断佩服起来。

    刘封借着黄崇之口,享受了一把众人的敬仰,心情甚好的他,来到标注着凉州、关中、并州诸地的帛图前面,指着汉魏吴三国周边的诸胡蛮夷,连续的敲击起来。

    “诸公,且来看,我大汉的周边,有南中诸夷、有青羌白羌、有板循蛮夷、五溪蛮夷,诸夷曾是我大汉之心腹之患,如今在各位的努力下,汉人与夷人通婚,诸夷接受汉学教化,以能够成为汉人为荣,庲降属国之地渐趋安定,假以时日,生夷变熟夷,熟夷变汉夷、汉人,未来可期。”

    “吴国的情况,与我大汉相差不多,山越诸夷渐被剿灭,汉人的力量正在增强.....。”

    “但在魏国,情况与汉吴大不一样,曹操置南匈奴五部于并州诸地,以其贵者为帅,只派汉人为司马,加以监督。匈奴如此,幽州、凉州诸胡也如此,此法虽能暂时保证胡虏不叛,但一旦胡人习了汉法,一旦汉人司马贪墨枉法,放纵疏管,则大祸将至矣。”

    “诸公,大汉是天下九州之大汉,非荆益交三州之大汉,吾等汉臣,亦当胸怀天下,心系黎民百姓。”

    “今我刘封,在此立誓,有我一日,大汉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将相守国门,如斯而己。”

    刘封一口气,将胸中之意全部说出,让费祎、董允、马忠等人既是惊讶,又是惊叹。

    “四个不”的第一条,不和亲。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