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诗出口的那一刹那,便是提醒各位,该收声了。您诸位安静下来,听我开始说。”

    说着,他往怀里一摸,摸出来了那始终随身携带的布包打开来,众人便看到了一把扇子和一块醒木。

    “原本,这里面还要用这醒木敲击一声,但今天不搞这些,咱们就直接开书。说书之前呢,得先交代明白故事。且说这小李飞刀何名何姓?……他啊,姓李,名寻欢。”

    “哪里人?”

    “琢郡保定县人士。”

    “祖上呢,是这保定府有名的书香门第,在当地有个说法,怎么说?说他们家乃是“李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注1)。列位,您听听,这年头考取功名何等之难?可这李府一门,有七位进士,父子三人皆是探花。在这保定府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列位,这叫什么?”

    看着众人好奇的目光,李臻点点头:

    “这就是世家。李寻欢这人呢,乃是世家公子,历代缨鼎,可说是显赫已极!可这是外人来看,李家人却不这么想,心里始终装着一个心病。是什么?很简单,没中过状元。你说这事儿……搁咱们眼里,好家伙,这家人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得多厉害?可读书人就这样,喜欢较真。家世显赫到这般地步,李家人的目光,已经不会往下看了。往下看有什么意思?对吧?”

    “要是普通人家,谁家要中个秀才……哎呀,那可真是光宗耀祖之事。可在人家那来看,我李家出个秀才,就丁算是文盲,目不识字。”

    “……”

    “……”

    “……”

    这话说完,他就看到了一群武夫脸上全是无语。

    他笑着摇摇头: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李家人最大的一块心病便在这。而到了老李探花这一代,自己本身是个探花了,身居高位,总不好重新考一次是吧?便把希望寄托在了两个儿子身上。”

    “俩少爷,天资绝顶!才气纵横!老李探花心说我们李家这状元之位,便出自吾儿身上。力求两个儿子一朝登科金榜题名,一改我李家无状元的尴尬地位。可谁想到,李大郎一考……又是个探花。”

    说着,他一摊手:

    “完了,李老大是没希望了。一看自己中了个探花,在别人那指-->>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