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影厂内部,只能说……在盛夏的烈日下看到了深秋时节的肃杀。

    千禧年之后,随着好莱坞大片的入侵和国内影视公司的强势崛起,国内制片厂们被内外夹击输得丢盔卸甲,全都到了崩溃的边缘。

    峨影厂也不例外,曾经拍出《***》、《鸦片战争》的制片厂,已经拍不了片子了。

    罗叔还是很骄傲的,他从八十年代进厂,参与了多部经典影片的制作,带着苏野参观摄影棚、道具房,以及展览区的老胶片摄影机等。

    参观完后,罗叔自豪地道:“现在摄影棚还很忙,经常拍摄、布景啊什么的。”

    他说的是出租服务。

    苏野说:“罗叔,好久没有进过剧组了?”

    罗叔一下子眼圈红了:“七八年。”

    苏野扭身走了,那你跟我这儿嘚瑟什么?

    听说上面已经决定改组峨影厂,大概就是公私合营性质的,另一个世界也是这样,改组后居然比其他电影厂辉煌许多,陆续参与了《让子弹飞》等好片子。

    所以,苏野说峨影厂卧虎藏龙呢,等改组过后再来的话,以苏野的小身板就挖不动了。

    具体的合作事宜,苏野不参与,让林秀娟去谈。

    大致就是跟峨影厂合作成立一个影视工作室,苏野提供资金、设备等,峨影厂只用出人即可分到25%的收入,当然只是制作收益,片子的版权在正经娱乐手里,与他们无关。

    另外,工作室负担员工工资,所以峨影厂的领导比员工积极,各种动员号召。

    苏野说了,只要是峨影厂的技术人员,上至导演下至司机,只要报名都要,退休的老人家只要身体好也可以。

    又在蜀都呆了一周,苏野挖到了四十四个人。

    导演两个,摄影师四个,化妆师三个,灯光师五个,剧务、场记、机械师、录音师、剪辑师各种助理等一共二十八人,另外还有美术师两名。

    苏野最看重的,反而是那两名六十来岁的美术师,这是宝贝疙瘩啊。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