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光必须足够准确,收治伤寒病人时,不能收进‘假’病人。”

    “同时也必须足够敏锐,不能漏掉一个病人。”

    “本来杨老师坐镇最合适,但救治确诊病人更需要他。”

    看看杨爱国花白的须发,张院长心里微微叹息。

    老师真的老了,经不起太大的工作量了。

    张院长拍拍王磊肩膀:“事实证明,我们这位小伙子,眼光足够敏锐,足以胜任。”

    众人再度投以怀疑的目光。

    这话,吹得有点过了吧?

    第一个发现伤寒病人而已,运气味道浓厚。

    就算不是运气,发现一个和“不能漏掉一个”,差得也太远了。

    你这句话如果说的是杨老,我们毫无意见。

    说一个这么年轻的毛头小子……

    张院长早就让人做了调查,此刻掰着指头说道:

    “这两天王磊一共经手13位发热病人,收住9位,杨老师看过了,全部是伤寒。”

    “没收住的四位,病历也请杨老师看过了,发热原因明确,基本排除伤寒。”

    众人的目光变了。

    这种准确度,张院长还真没吹牛。

    “普外门诊的住院医生孙昊,这次也提前收住了伤寒病人,做出了贡献——据他自己说,是因为王磊的帮助。”

    “昨天,一位肠梗阻病人即将手术,王磊看出她是伤寒,在麻醉即将开始时叫停手术,成功地以镜下取异物解决了梗阻。”

    众人目光再变。

    区区一个规培医生,敢于拦停手术,除了过人的胆气外,还需要什么?

    强烈的信心!

    精准的眼光!

    这不正是最符合要求的人吗?

    “我的看法,王磊担任巡查员,组长将由传染科资深主任医师担任。”

    “王磊主要工作为巡查全部待筛病人,必要的情况下,拥有临机决断权。”

    众人齐齐点头。

    这安排好。

    表面上,王磊只是个巡查员,上面有资深主任医师把关。<-->>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