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一星半点。

    检查完毕,一行人回到医生办公室。

    众人眼巴巴地瞧着老头,等他下结论。

    在外面,老头子就不卖关子了,爽快地说道:“李主任,高度疑似伤寒。”

    在这方面,他是本院当之无愧的权威。

    一言既出,刚才还气势汹汹质疑王磊的人们全都偃旗息鼓。

    李一山当即拍板:“请消化科会诊,行镜下取异物术。”

    “同时按伤寒手术做准备,如果镜下取异物失败,转手术治疗。”

    拍板之后,他才转向老头子:“杨老,具体给我们讲讲呗。”

    杨爱国点点头,一五一十地分析起来。

    其实他说的东西并不高深,其中的大部分,王磊已经在群里说过。

    但规培生说的,大伙就不爱听。

    你见过伤寒吗?

    还不是跟我们一样,从教科书上看点理论知识,然后连猜带蒙?

    杨爱国说的,那可不一样。

    人杨老那是传染科活化石,亲身经历了多次伤寒爆发。

    见过的伤寒病人,比你规培生见过的全部病人都多。

    医生这一行,经验和水平非常重要。

    同一个病人站在面前,有的医生就是看不出名堂,有的医生却能一眼看穿。

    这就是差距——客观存在的,不得不服的差距!

    除此之外,杨爱国还比王磊多了个证据:流行病学。

    王磊靠自己看,勉强看到了三十来个疑似病例。

    杨爱国虽然没向上报告,却派人到各个科室收集大量相关病例,做了初步汇总,以帮助做流行病学诊断。

    伤寒的诊断分三个方面——

    1:流行病学诊断。

    2:临床诊断。

    3:实验室诊断。

    其中实验室诊断是金标准,但时间不够无法得到结果。

    王磊能对外说的也就是临床诊断,自然没有说服力。

    杨爱国在他的基础上,加了流行病学诊断,说服力倍增。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