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

    “你们这里晚上都这样聚集在一起烤火吗?”

    李潇看着这副场景, 询问道。

    “也不一定, 只有遇到逢年过节,还有这种做客的时候,才会围在火堆旁边。”

    “我们也去烤火吧。”

    粉丝拉着李潇,也来到篝火旁边就坐。

    坐好之后, 旁边的一位大叔就好奇的询问起来:“这个小伙子是哪里来的呀?长得这么白净?”

    “这么帅的小伙子,我都没见过哩。”

    “这不是本地人吧?”

    他讲的是方言, 粉丝便回答道:“阿叔, 这是我的朋友,这几天出门旅游的,我就带他过来玩了。”

    “你这个朋友是哪里人,有女朋友了没有啊?长得这么帅气。”

    果然,只要是遇到一个长辈,就逃脱不了这些问题。

    李潇自然能够听懂这位阿叔所说的话,一一回答。

    那位带他过来的粉丝就不太乐意了。

    “哎呀, 我也很帅的好不好!”

    “小伙子, 要不要尝尝我们这里自己酿的酒啊?”大叔高兴的将手里的酒杯递给李潇。

    彝族是个好客的民族,在面对客人的时候, 喝酒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李潇的酒量还行,见此情景哪有推脱的道理?

    李潇和这位阿叔喝了点就,这大叔的脸就红扑扑的。

    李潇看着他怀里的乐器, 笑道:“你还会吹这个啊。”

    大叔怀里的乐器长得有点奇怪,表面上看起来不过就是一束竹子。

    然而早就浏览过彝族的风俗习惯的李潇却知道,这可不是什么简简单单的竹子。

    这由六根竹子所组成的乐器,被称之为芦笙。

    芦笙这东西,有的人连见都没见过,更别提吹响他了。

    这大叔还披着一个黑色的蓑衣,或许是喝的高兴了,大叔兴奋的拍了拍李潇的肩膀。

    “没想到你居然还认识这个啊,厉害了小伙子!”

    大叔兴奋的手舞足蹈起来,拿起手里的芦笙就要给李潇表演一段。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