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官职的文书,还载明了主人的年纪相貌。

    二就是鱼符,以银、金、玉等材质所做的。

    六品以下为银质;六品及以上至四品以下为金质,四品以上为玉质。

    此刻会稽县令眼前的这块鱼符就是玉质的。

    在此刻的越州,在任的,有玉质鱼符也就是四品及以上的只有三个人。

    扬州刺史,越州代刺史王华。

    越州都察院,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李寻欢。

    越州黜陟使,大理寺卿,文华殿学士杨清源。

    只有这三人才是四品以上,有资格佩戴玉质鱼符,且这三个人都有资格直接处置会稽县令。

    会稽县令有点不敢打开纸质的官凭,虽然他不知道眼前这个年轻的书生是三位之中的哪一位?

    那但他无论是哪一位都不会影响今日会稽县令的结局。

    就在会稽县令双手微颤,要打开纸质官凭之时,杨清源的声音再次响起。

    “县令大人,不知可否到后堂一叙?”

    会稽县令闻言眼中迸发出了无限的生机,此人没有当面表明身份,说明事情还有转机。

    会稽县令慌忙起身开口道,“两位请随我入后堂一叙!”

    说着便带着杨清源和王华步入了后堂。

    “这位大人,下官……”

    杨清源打断了会稽县令的话,“本官越州黜陟使杨清源,这位是越州代刺史,王华,王大人!”

    虽然心中早有猜测,但是当杨清源表明身份之后,会稽县令还是觉得眼前一黑,差点站立不稳。

    杨清源见状衣袖轻拂,一股柔和的真元帮助差点摔倒的会稽县令稳住了重心。

    “下官会稽县令邵杰,参见杨大人、王大人!”

    一个是奉旨钦差的越州黜陟使,一个是越州代刺史,自己是造了什么孽啊?!竟然在以权谋私,枉法乱裁的时候,遇上了这两位。

    这下子连官位能不能保住都是个问题了!

    “我且问你,你收了王柳父子什么好处,竟然如此罔顾律法。”一旁的王华开口问道。

    王华从翰林院出来之后,就入了吏部,然后便外-->>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