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这正文的第一句话,跟标题一样夸张。

    “?!”

    “你要不是官方组织,我还以为是在看营销号的文章。”

    “确实像收钱办事的。”

    “差点忍不住开喷了。”

    “有没有一种可能,这个微博管理人员是姜戈的粉丝?”

    “不至于吧,追星连工作都不要了?”

    ……

    这部分网友,一是没有看《功夫熊猫》,二是觉得用词不妥。

    要是换个微博发这篇文章,早被冲烂了,看在官方组织的面子上,才愿意往下再看看。

    【任何事物想要崛起必定是要经过一个曲折漫长的时间,国漫也是如此,从“动漫”延续于“国漫”中间也是经历了诸多的时间考验,产量的不足,创新观念的减少,使得很多人目光投向国外的动漫,直至国漫进入睡眠期。

    今天,在动漫的基础上跨进,随着大时代的迅猛发展,国漫也如同春后竹笋快去生长,一发不可收拾,远远的震撼着所有人。】

    不愧是官方组织的文章,“官方发言”从不会缺席。

    好在不是长篇大段,网友们的耐心还未被消磨殆尽。

    【如果说欧美国家的动画电影着重于刺激、冒险,日本的动画电影着重于浪漫、清新,那么《功夫熊猫》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的便是唯美、绚丽。

    而且不仅有唯美的江河山川,和绚丽的华国功夫,还有对儒家、道家等华国传统文化的深度考量和探究。

    无论是从色彩的选择还是构图、绘画上,都精准地展现出了华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高、古、清、雅、逸”,给人一种“胸罗宇宙,思接千古”的深邃典雅,使得观众在看到这些画面的第一眼,就能够非常直观的看出这是属于我们华国的动漫风格。】

    接下来就是从各个角度的专业分析了,有理有据。

    若是托,那也是有文化的托。

    【我们学会组织去观看《功夫熊猫》,最初的目的是以学习的态度的去看姜戈是怎样写出一个好故事的。

    到了影厅里,发现即便是挂着“姜戈”两个字,也逃不开跟其它动画电影一样的命运,里面坐着的,八成是带着孩子-->>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