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想在公主面前搏个晋身之阶,遂花大价钱买了首诗,以此作为敲门砖混入文宴……”

    “兄台这话可就过了。我观倪公子气度不凡,不像是那样的人。再说瞧他这衣着打扮,哪出得起买好诗的钱?眼下作不出劝酒诗,兴许是时间过于仓促?多给他点时间斟酌,他应该是能作出诗来的……”

    众人或恶意,或阴阳怪气的起哄声中。

    长乐公主见倪昆久久不言,像是要沉默死撑,唇角笑容不由渐渐淡去,饶有兴致的眼神,也渐显索然无味。

    这时,沉默许久的倪昆,瞧着之前最先出声质疑的华服士子,淡淡道:

    “敢问这位仁兄尊姓大名?”

    那华服士子微笑着,傲然道:

    “在下韩林,家父韩思远。”

    韩思远,大周右丞相,其权势在先帝在时,便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当今天子登基,年龄尚小,并未亲政,韩思远的权势,一时愈发膨胀。

    韩林身为韩思远第三子,才干远远比不上其长兄、二兄,性子也是骄矜自傲、目中无人。不过其人素有小智,又善于伪装,表面看来人畜无害,实则极是阴险毒辣。

    他素爱长乐公主,哪怕长乐公主今年二十有八,比他大了四五岁,他也一心想做公主附马,做皇帝姑丈。

    在他自己看来,以他家世,只要肯下功夫去追求,绝对有望娶到长乐公主。

    因此见长乐公主推崇倪昆,且倪昆相貌气度又着实过人,心里对倪昆自然极为嫉恨,恨不得将他踩到泥里,遂不动声色,谈笑之间,给倪昆挖了个坑。

    瞧眼下情形,这位家世贫寒的襄州士子,只怕并无什么急才。

    那首咏柳,要么是其毕生心血之作,只是一直未曾发表,就等着今日这样的场合来作敲门砖,要么,干脆就是花钱买的——虽然瞧倪昆模样,只怕也出不起买一首佳作的银钱。

    此刻。

    见倪昆似乎已陷入困窘,马上就要原形毕露,跌落泥泞,韩林心中不禁充满了胜利者的优越感,眼神睥睨地瞧着倪昆:

    “倪兄今日之后,怕是无法在京师立足了。听韩某一句劝,京师居,大不易,倪兄不若尽早回乡,安心务农便是。唔,瞧倪兄模样,似乎甚是清苦,或-->>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