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在考虑了片刻之后点头道:“好,既然你们想要诗,那我就再给你们来几首。”

    话语一落,庭院中的几十位佳人轰然答应,全都兴奋了起来。

    站在院子窗户处的白衣二姐也来了精神,瞪大了明亮的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宋安康,等待着他的诗。

    就连对诗词不感兴趣的青衣小妹也站直了身体,饶有兴趣地看着。

    “先来第一首,这首诗就叫……思彭萱儿!”

    宋安康拿起酒壶,看着巧笑倩兮的彭萱儿:“雪尽萱抽叶,风轻水变苔。玉关音信断,又见发庭梅。”

    声音一落,就有佳人不依了:“又是给萱儿妹妹的,郎君您也太偏心了。”

    偏心的还在后面呢,可能是喝了不少酒的缘故,宋安康脑海中居然浮现出了三首看过的关于萱草的诗词,于是便准备统统念诵出来:“第二首诗……念彭萱儿。”

    “合欢能解患,萱草信忘忧。尽向庭前种,萋萋特地愁。”

    听到这首诗,院外的白衣二姐眼前一亮,熠熠光辉闪烁,眨也不眨地盯着宋安康,隐隐有种心动的感觉。

    她平生最喜欢的东西中就有诗词,自己在这方面的造诣也不低,但是还从未写出过什么好的诗词,所以对于能够写出好诗词的人特别佩服。

    若非如此的话,这次也不会冒险来到胜云楼找宋安康。

    宋安康这次写的诗词虽然不如北方佳人彭萱儿和胜云楼记,但也是一等一的,尤其是命题作文式地将彭萱儿的名字写入其中,这就更难能可贵了。

    至少她做不到,甚至放眼整个夏国文坛都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

    不等姑娘们的喧哗声响起,宋安康就再次吟诵道:“第三首诗……需彭萱儿。卫风愉艳宜春色,淇水清冷增暮愁。总使榴花能一醉,终须萱草暂忘忧。”

    接连三首诗,每一首都跟萱草有关,也就是写入了彭萱儿的名字,并且每一首都不差。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