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

一生气管你是报馆还是学校,流血事件可不是一次两次。就连段祺瑞这样,在北洋军来说政治操守比较好的人,也是做过封馆、抓记者的事情。

在北洋军军阀眼中,这种事情很平常。

甚至不要说是舆论,对于国会北洋军大佬开始也根本没放在眼里。

当年宋教仁活着的时候为了国会选举的事情到处活动,连北洋军的老巢都被国民党攻关成功,变成了国民党的大票仓。可是北洋军,袁世凯根本就没有重视。一直到国民党在国会当中大胜,袁世凯他们才发现,原来国会还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名义上非常重要。当时达到什么程度,如果宋教仁成为国务总理,所有人都要看宋教仁的脸色,袁世凯这个临时大总统也不例外。

宋教仁要是操纵国会,那么当时的临时总统袁世凯,能不能合法的转正都有问题。国会如果不选择袁世凯,那么袁世凯的大总统合法性都要消失。甚至可以说,当时的国民党支持谁,那么谁就有机会成为正式的民国大总统。那段时间黎元洪都非常活跃,因为黎元洪认为自己有机会成为正式大总统。如果宋教仁愿意,国民党愿意,那么完全可以选择黎元洪担任正式大总统。

情况一下就变得很是微妙。

为什么很多人在宋教仁被暗杀之后,第一个怀疑的就是袁世凯。就是因为当时的袁世凯处境很微妙。因为袁世凯这个临时大总统,国会选举之后,马上就要进行正式大总统的选举,要看宋教仁的脸色。甭管后来孙中山指控袁世凯是不是正确的,但袁世凯有嫌疑是肯定的。

这都是因为北洋军出身清末,他们的思维还停留在老旧观念当中。他们只在乎手中实实在在的实力,新式的政治玩法他们基本上不懂。

他们不懂新式政党的运作模式,也不懂新政体的运转模式,更不懂舆论的作用。这方面孙中山和宋教仁却都是行家。

但段勋不一样。

段勋是一个非常喜欢,也非常善于利用舆论的人。段勋做什么事情,都喜欢名正言,用一种大家都信服的名义做事情。任何事情,段勋都是遵循这个原则。进入北京政府之后,控制北京政府,都是一步一步慢慢来的。

不会很盲目。

整编部队-->>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