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数目不知。可是陈炯明在漳州已经开始训练新兵,给出了粤军第三军、第四军的番号。许崇智的粤军第二军也有往漳州移动的迹象。”

“军火?”

莫荣欣直接跳了起来。

然后很疑惑的问道:“他陈炯明哪来的军火?还弄出了粤军第三军和第四军的番号?按照粤军编制,如果真有第三军和第四军,那么接受的军火可不是小数目。他是不是虚张声势?是不是给我们发假消息的?”

莫荣欣非常紧张。

虽然南方这些军队的军,师的名称很好听,但其实编制和北洋军是完全不同的。北洋军满编师的编制是继承了清末一个镇的编制,将近一万两千人的部队。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北洋军师级部队都有这种规模,只有北洋军的那些嫡系部队才有这种编制。

而北洋军军阀在地方私自招募的地方部队,和南方这边的这些部队,一个师的编制甚至很少有超过五千人的。甚至护国战争的时候,唐继尧的护国军几个军,除了蔡锷的第一军人数上万之外,其他的几个军最多的也不过是五千人上下,少的只有两三千人。

弄出一大堆的番号更多的是震慑作用,迷惑作用。

粤军其实也一样。陈炯明当初接受的是二十个营的省防军,也就是五六千人。虽然这一年下来部队扩军不少,但其实粤军第一军和粤军第二军加起来还不到一万五千人。部队步枪更是不到一万杆。

这样的情况之下陈炯明弄出所谓的粤军第三军和粤军第四军的番号,怎么可能不让莫荣欣紧张。如果陈炯明真弄出了这样的编制,那么最少也增加几千人的部队。

在整个中国的局势来看,几千人什么都不是。但在一个地方来说,几千人已经不是小数目的部队。

“不是,督军。我的人在漳州亲眼看到,陈炯明的新兵发放的全都是汉阳造。而且最近军火市场也有传闻,说某个大卖家给陈炯明的部队卖了一万杆的汉阳造。”

“一万杆?”

莫荣欣的表情越来越凝重。

以陆荣廷统治两广的实力,在湖南战争损失了几万人的部队之后,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恢复巅峰状态。因为购买武器非常不容易。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